4第三章 落水
  胤禛的斗篷是康熙在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去世时御赐的,质量就是不一样,暖得胤禩心中一股无名烈火烧渐渐烧起来了,触目之间都是那小九和钰瑶憎恶的容颜,颓败的笑意,他们谴责他,规劝他,但他却不能回应丝毫。

  那前世里的憎,恨,怒,怨,今世里的悲,愁,苦,痛,恍如那佛前永不熄灭的长明灯,日日夜夜罩在他的头上,片刻也不可安息。

  得不到,放不下,恨不得,离不了。如此种种,时时刻刻折磨着胤禩的内心,他的心焦躁不安,敏感懦弱,稍有些风吹草动,那些负面的心思就如雨后春笋,于无人处长满田地。

  胤禩自觉这斗篷再穿下去,自己那些小心思就真的藏不住了,索性脱了斗篷,任那凌厉寒风吹了去,然而这小娃娃学的东西实在是无趣,胤禩就默默地拿了纸墨开始抄康熙布置下来的百遍《弟子规》,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为了静心。

  上辈子的时候,他字写得不好,也不喜欢写字,常常受到完美主义者康熙的责骂,后来他为了抢到那个位子,什么事都力图完美,在写字上也很是下了番功夫,临摹了不少书法大家的名作,虽说和雍正那种“只因天上有的”不好比,但也算自成一派,有了八贤王的风骨。

  当那种胤禩自认为不怎么体面的字体跑到一群平均年龄为八岁的萝卜头里,那就会变成了一朵令人啧啧称奇的奇葩。

  那总师傅见胤禩开始抄写,便踱步到胤禩身边,本是想好好教他怎么写字的,可是走到那里就愣住了。

  诧异地拿起一张宣纸,只见笔画清晰规整,行笔从容不迫,整体看来平稳踏实,不浮不躁,虽不至于让人惊艳,但也算得上好的了。

  这事儿摆三阿哥四阿哥身上还说得过去,可说是八阿哥写的,还真的是很不能让人接受,他当师傅十余年,从来没见过用几日功夫,就能把那和蚯蚓一样歪歪扭扭的字写得规整的。

  由于好奇心作祟,那甚少关心皇子阿哥日常生活的师傅破天荒地问道:“八阿哥这几日在做些什么?”

  和阎罗王抢人,胤禩暗暗在心底里说道,但面上还是不动声色,一派如沐春风的笑容让人莫名的怜惜。

  “胤禩这几日体感不适,卧病在床,没能来无逸斋来上课,还望师傅多多担待。”

  听了胤禩的话,那师傅才仔细地瞧了瞧,只见一张小脸越发瘦削了,还微微发青,虽说是嘴角带笑,面色温和,但看起来还是比前一段日子显得悲戚了,明显是生了大病的模样。

  师傅微微叹了口气,他知道八阿哥不受皇上宠爱,母家也不够显赫,自己也没多少拿的出来的本事,与太子之间有云泥之别,可八阿哥好歹是皇家的血脉啊,又怎么能如此厚此薄彼。

  还是那一句,天家无情啊。

  这番感叹之后,师傅看着胤禩的时候难免带着些怜悯,神神道道地说了几句,便放下了纸,绕到其他皇子身边去检查课业了。

  看来一味地装弱小真不是什么好事,现如今连一个小小无逸斋的师傅也能怜悯他了,胤禩不无嘲讽地看着自己的小手,身体回到了八岁,脑子也同步缩水,连最起码的警觉性也没有了,只能期望这个师傅不要太多管闲事,要真的把这些东西交上去,自己真的是连谎都圆不了了。

  好不容易完成了上午的文课,胤禩还了斗篷,婉拒了胤禛一起用膳的邀请,无视某些不怎么友善的目光,捧着一摞抄得七七八八的宣纸回阿哥所。

  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去拜访一下额娘和皇伯父,迎面就碰上了正在打闹的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他最好的兄弟。

  也是他亏欠的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