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节 京师(一百二十四)
�,但是眼下的漳州湾,郑氏集团原本的各支对少主不无虎视眈眈,千方百计谋夺财产。留在那里只不过是众矢之的。

  跳出来,才有新的机会。

  原本郑芝龙活着的时候,着力经营台湾。但是自从金门大战之后,台湾的郑氏家业已被髡贼夺去,那里并不适合发展。

  “臣请皇上开上海为通商口岸,仿广州当年事。”钱太冲禀道。

  “开上海为口岸?”崇祯吃了一惊。

  “是,如今两广失陷,广州已为髡贼所陷。海贸收入尽归其囊中。若是在上海复设一口岸,重设提举市舶司,专管洋船贸易,征收关税,每年朝廷即可得税银二十余万两!”

  “二十万两!”这个数字让皇帝的眉毛微微一动。即使朝廷,二十万两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天启元年,浙江,南直隶这两个十八省中最富庶的省份解运到京师太仓白银也不过325万两;天启七年,从广东调运库银三十七万两入京,藩库便为之一空。一处上海口岸,靠收洋商关税就能获银二十万?!

  但是郑芝龙活着的时候,就已传闻他的手下的掌柜、管事、偏将就已有几十万乃至百万的家产。安平之战后,锦衣卫秘密到福建调查,说髡贼一次从安平等地掠走“白银三百万两有奇”。

  如此说来,一年二十万两的关税亦不算离谱。

  看到皇帝心动了,钱太冲又将在上海设置口岸的好处吹嘘了一番:上海背靠赴富庶的江浙繁华之地,物产丰饶,不论是生丝、绸缎、棉布、器具、干鲜果品……都是洋商们喜爱的“俏货”。还有长江的航运便利,长江沿岸的出产都可以顺流直下,运到上海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