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什么没有修到家的伪仙。

  难道又和郑庄公有关系?毕竟只有郑庄公才弄过假冒伪劣的仙道典籍。

  不过说实话,这个假冒伪劣产品还救过自己性命.....虽然副作用很大,但是却不失为一个扭转乾坤的好东西。

  程知远想了想,对异人道:“今夜还需麻烦异人,助我做一物件。”

  异人道:“先生尽管吩咐便是,先生要做的,必然是那等蕴含数学大道的宝物。”

  程知远道:“你说沙钟?小玩意而已。”

  嬴异人只是笑:“先生要什么材料,我这便去为先生寻来。”

  程知远当然不打算讲小孔成像,这要是拿出来必定遭人耻笑了,因为这种试验早在很久前就被墨子做过了。

  《墨经》:“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目以火见”。

  《吕氏春秋·任数篇》:“目之见也借于昭”。

  《礼记·仲尼燕居》:“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见?”

  而连《周礼》中都记载有“十煇”,指的是括“霾”和“虹”等在内的十种大气光学现象。

  还有鉴以鉴影,立竿见影等等……

  华夏,赤县的古人对于光学的认知是非常早的,说实话,最差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文字混乱,书简不通,连年大战……但是最好的时代,无疑也是春秋战国。

  山花烂漫,谁也别想一枝独秀。各家各派的学说,思想,在这个纷乱繁杂的时代,碰撞出最璀璨的火花,文化风气的开放导致赤县神州上那些野花,肆意而又洒脱,甚至于疯狂的生长,向那茫茫天地,展示着他们最美丽的模样!

  如果再让他们这样捣鼓下去,确实是可能出现科学的萌芽。

  然而历史不谈如果。

  所以程知远要用连山做一个公式,用阴阳易相辅助。

  连山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这是一个万能公式,从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世界一切的阴阳变化,当然只是基础的,但难保日后出现什么怪才,把这套公式发扬光大呢?

  同时,他让嬴异人做了一个光学模组。

  距离,时间,速度。

  以这个公式,可以测算出光的速度,而光是阳列,暗是阴列。

  当然这需要旋转镜与平面镜,不过战国时代就有青铜镜了,加上这个时空墨家的种种歪科技,以及身在稷下学宫讲学的便利性,搞两三个镜子并不难。

  程知远做完公式备课之后,,已经到了深夜,但他却不怎么觉得疲倦。

  自从来到这片天地之后一直如此,当初在黄厉之原也是。

  他走到客舍,以为嬴异人已经睡下,却没想到嬴异人正在反复写着昨日白天程知远所写的数学题。

  尤其是稚兔同笼一题,他居然反复做了三次,演算的竹简堆了三四卷,羊皮纸起码有五六张。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