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歧路亡羊
��远道:“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是韩非。”

  他顿了下,话峰一转:“相君者李斯也。”

  开口不在谈论卷宗高下,而是转头点到这个人的身上。

  荀子问:“何为相君者?”

  程知远答:“君王意为天崩,相君者便为地坼,琴瑟有和鸣,钟鼓生礼乐,高山遇流水,风雨相从,龙虎见面。”

  荀子大吃一惊。

  “可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为何为下卷?”

  程知远道:“鼠在所居,人固择地,这是李斯卷宗中对老师表述的自己志向,但我还要送他八个字。”

  “歧路亡羊,本同末异。”

  程知远此时心中想的是,李斯后来受到赵高蛊惑,犯下弥天大错,连带自己都被诛了九族,这就是遇人不淑,歧路亡羊。

  李斯正是那只迷途的羔羊,有人牵引则有大作为,如无明君牵引,恐化大害。

  荀子听完之后,他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皱着眉头,忽然对程知远道:“这么说,你若是举荐于我,便是这李斯了?”

  “但我还是不解,你既然说他是歧路亡羊,为何还要举荐他呢?”

  程知远道:“人才是人才,老师让我举荐我便举荐,李斯是治国栋梁之才,韩非是更换天地之才,故两人都要收,这是实话,毕竟天下更迭,与我这个仙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程知远说的是实话,他既然在此,置身事外,荀子问他哪个好,他就照实说,反正这个和他又没有多大的干系,秦国要统一天下就统一天下,程知远并不反对。

  不过韩非子,倒是可以利用,当然这个利用不是拿他当做棋子,有时候程知远也在想,如果秦始皇没有杀死韩非子,是不是后来的大秦会完全不同?

  答案应该是必然的。

  韩非子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可以说是绝对符合人们心中法律的模样了。

  法是与世推移的,就像是圣人,四百年前的圣人,在四百年后还是圣人么?四百年前的规矩,在四百年后,还能使用吗?

  大部分可以,但有一些则不行,而真正到了天地改换的那一日.....

  就像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天下.....强国如虎狼,弱国如牛羊,与东周列国何其相似。

  变法不是变一日,变一时,而是要与世俱变。

  虽然自己想要的事情,仅仅是在这个世间安身立命,不求得著书立传,但求逍遥洒脱。

  当然,还有一件事。

  找到徐无鬼,并且以剑杀之!

  荀子点了点头,龙素当初极力举荐韩非,并且递呈于自己,而程知远却首先举荐李斯,随后却又说韩非之才远在李斯之上,不过却要让自己两个都收。

  他大概也明白了程知远的意思。

  李斯之道为天下人喜,韩非之道为天下人惧。

  世间君王多喜李斯之道,敬韩非之道,但又怕这种道落到旁人手中。

  程知远拜别荀子,此时时间已快到卯末辰初,他骑上呼雷豹便前往讲学馆,约莫三刻之后抵达东院,始一进入,周围便有无数士子公卿惊动,哗啦一声围拢上来!

  “恳请太学主观卷!”

  这帮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