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陛下,父亲从无不臣之心,只想保住晋南一地的安宁。为什么他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你还不愿留他一命,留我帝家一条活路呢?”

  “你是皇帝,是这万里疆土的主人,为何不愿相信臣子,不愿相信为你出生入死、愚笨如斯的帝永宁?”

  上书房内,凛冽的质问声消弭在缭绕的茶雾中。嘉宁帝落子的手僵住,缓缓抬眼,眉宇肃冷,沉默半晌后冷声道:“帝梓元,朕看在你帝家往日之功和你父亲的情面上,才对你一再容忍,帝家之事早有定论,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

  堂堂一国之君,怎能厚颜无耻到这种地步?

  隔着雾气,帝梓元嘴角勾起嘲讽的弧度,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函,在嘉宁帝的注视下放到棋盘旁。

  信封上被利落豪迈地落下了几字——永宁亲启。

  这是嘉宁帝的字迹,帝梓元知,嘉宁帝也知。

  泛黄的信笺挖出了深埋数年yīn暗陈腐的秘密,冷酷的事实让人鲜血淋漓。执掌这片广裘国土的君主、本该庇佑万民的帝王,竟然才是十一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戮的真凶,多么荒谬而可笑,可……这是事实!

  棋局尚未结束,黑白双方厮杀惨烈,黑子步步被困,白子趁胜追击将之蚕食。

  落下一子后,帝梓元对着嘉宁帝,轻声开口:“陛下,你觉得十一年前的事可以瞒尽世人?还是真的认为天下在你一人掌控之中,便没有公理昭然的一日?”

  嘉宁帝神sè肃杀,眼神凶冷。他登帝位十七载,即便是当年平定诸王灭杀帝家时,也不曾有过如此浓厚的煞气。

  帝梓元,竟敢bī他至此!竟能bī他至此!

  万籁俱静之时,上书房外略显焦急的脚步声突然响起,赵福低低的声音传进来。

  “陛下,黄浦大人和温侍郎在城郊相府别庄里寻到了九年前失踪的黄金,黄金已经被送到大理寺封存,朝官和百姓都已经知道了。”这声音有些气短,赵福顿了顿,透过房门忐忑问:“陛下可有吩咐……”

  房内气氛又是一沉,两人对视半空,嘉宁帝眼神愈加yīn鹫,他抓起桌上瓷杯朝门口砸去,怒喝:“滚,给朕滚下去!”

  此时这件事比起十年前帝家的真相,简直微不足道。黄金案只能毁左相,但帝家案一个不慎却能毁……韩氏天下!

  房外,赵福听见嘉宁帝的怒喝,心底头一次慌乱起来。陛下这脾气十几年没有发作了,帝梓元到底做了何事,竟能将陛下激怒成这般模样?

  木榻上,嘉宁帝盯了帝梓元半晌,突然从棋罐中抓出一子,挡住黑子退路,步步紧bī。

  他沉沉扫了一眼棋盘旁的信函,敛了怒sè,不怒自威,“朕还以为这东西十几年前在帝家被抄时就毁了,你是在哪里寻到的?”

  “归元阁,父亲的书房。不知陛下是否信佛,可听过“冥冥中自有天意”这句话?梓元认为这封信笺的出现便是应了此意。”

  嘉宁帝轻哼一声,“帝梓元,你不是帝盛天,也不是帝永宁,朕做了十几年皇帝,论威望尊崇在大靖远甚于你。仁德殿上太后担了一切罪责,即便你拿出此信,天下人也未必会信。”

  “是吗?”帝梓元抬了抬眼,“陛下,众口铄金,流言和猜忌是世间最可怕的利器,若是我将这件事传至民间,您觉得百姓和朝臣当真会毫不动摇?”见嘉宁帝皱眉,她笑了笑,chún角微讽,意味深长,“一个利用亲母和长女的帝王,世人能有多尊崇?不如您来告诉我!”

  若不是嘉宁帝当年早有布局,安宁怎么会正好知悉那个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