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sp; 马车内,莫霜长叹一口气,闭上了眼。

  挑起三国之战,她竟然是因为这么个原因,才被送到大靖京城,真是可笑!

  第二日金銮殿上,嘉宁帝下了一道谕令,命韩烨、帝梓元、安宁、施诤言同时出京,率军十五万增援西北和东北。让朝臣震惊的是,嘉宁帝居然同意晋南十万大军横穿大半国境,奔赴边疆。

  自此,离八万帝家军亡于青南山,已有整整十一载。

  三国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北秦三十万铁骑,东骞十万大军,孰危孰缓一见便知。大军疾行八日后,在临关分道扬镳,施诤言领五万援军东驰而去。韩烨、帝梓元、安宁领剩下十万大军继续北上。

  送走施诤言的那日,安宁牵着马头望了很久。帝梓元驱马上前,问她:“舍不得?”

  安宁未回她,只是突然道:“梓元,前些时候东骞送来国书时,诤言对我说要娶我过门。”

  帝梓元一怔,随即笑道:“这是好事,等这场仗打完了,我给你们主婚。”

  安宁神sè有些恍惚,“刚才送走他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是我们最后一面了。”

  气氛有些凝重。边疆告急、施老将军阵亡、韩昭惨死、还有惨遭北秦屠戮的百姓成了这十万驰援大军心上的重担。

  帝梓元在安宁肩上重重一拍,“安宁,我们会活着回来。你是大靖的公主,坚qiáng些,你的子民需要你。”

  安宁回转头,露出了这些日子来第一个笑容。她看着帝梓元,道:“梓元,谢谢你肯放下旧怨,和我们一起来西北。”

  “好了好了,你再瞅一会吧,这一别,怕是至少半年都见不了了。”帝梓元没接过话头,弯了弯眼,牵着缰绳回转头,看见不远处的韩烨,投了个让他安心的眼神。

  韩烨舒了口气,朝帝梓元颔首,领着温朔去了中帐。

  苑琴和洛铭西被帝梓元留在了京城,以防嘉宁帝异动。温朔请了圣旨和他们一同出京,这回韩烨却没有阻止。帝梓元想起一年前下江南查个赈灾案韩烨都生怕温朔受了一点磕碰,便问他为何这次如此大方。

  韩烨回:他不能照顾温朔一世,温朔总要学着长大。

  不知为何,那时这话听着有些感伤,帝梓元摇摇头,朝军前而去。

  队伍中间,韩烨和温朔齐头并进。

  韩烨转头看着少年的眉眼,声音隔着厚厚的盔甲传出来:“温朔,为什么还要留在我身边?”

  温朔移过头,“姐姐身边有很多人,可殿下的身边只有我一个。”

  韩烨握着缰绳的手一顿,眼眶有些涩然,却带上了温和的笑意。

  他一手养大的少年总算没有白费他十一年时间和心血。

  一入西北境内,战争的恐慌感扑面而来。距离开战不过一月,北秦大军已拿下五座城池。若再过百里,攻破潼关和尧水城,便可长驱直入,直捣大靖腹地,尧水城和潼关已是大靖最后的关口。

  临近尧水城附近,越来越多的百姓携家带口朝中原逃命,齐整而过的大军倒是让他们眼底生出了些许神采,但他们依旧没有放弃离城。两国qiáng兵压境,夺城即屠,他们被吓破了胆,实在不敢再留在这是非之地。

  傍晚之时,韩烨一行入了尧水城。守城的将领是施老将军的副将唐石。施老将军领兵死守军献城时,他依命护送百姓,退守尧水城,此时城内还有三万老兵。

  韩烨几人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