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萧琰清楚自己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他的性格自由散漫,每天早起听大臣们议事,白天处理各种公务,全天一直忙碌到晚上才能得一些空闲。这样的生活想来就可怕,因而其实萧琰并不在意将很多公务交给静王处理。但也就是这两年,事情越来越由不得他,臣子们的派系划分明显,正统论的便是个打定主意要静王交权之姿态。这让萧琰头疼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从前这些事情都是静王做的,”萧琰手里拿着一本奏折,转头同阿湖说话,“阿湖,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小时候一块儿玩的多开心,那个时候哪里有这些公务缠身让人烦恼啊。”

  狐狸坐在一边提笔用萧琰的字迹在奏折上批注,“那时候你才多大,现在你多大。”

  萧琰随手将奏折甩到桌上,双手枕在自己的下巴底,目不转睛的盯着狐狸看,眼睛里满是喜欢,“反正我现在有你,我也不怕。”

  皇帝这边还是个稀里糊涂的意思,然而大臣那头却焦灼成了一团。

  萧琰想起今天早朝时候的事情,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早朝上又是吵得不可开交,说来说去都还是那些话,拐着弯两边互相看不过眼罢了。

  然而吵嘴的都不是正主,静王站在最前面,目光冷淡也没个情绪表态。皇帝坐在龙椅上只觉得脑瓜仁疼,等转而低头不小心喝萧绥有了一眼对视,萧琰心里又是一慌,莫名的多了一股心虚。

  这是老毛病了,从小他见到萧绥就有腿软的毛病。这几年算是好了很多,总不至于失态。

  只不过,萧琰隔了一会儿又悄悄的将自己的目光挪到了萧绥的身上。

  他其实一点儿也不懂静王的心思,兴许就没人懂静王的心思?

  当年小皇帝即位的时候才不过八岁,而静王却正是英雄年少,不说手腕强硬,就说民心也被他全权掌握。彼时如果萧绥有让萧琰下位的打算,几乎可以说是不用费吹灰之力的。可萧绥却让许多人不解的,真的只当了一个摄政王,将小皇帝辅佐成人懂事以后便无要求。

  但要说静王真的无欲无求,萧琰也觉得不是的。起码目前国中兵权过半都握在萧绥一个人手中,他要是有心要反也是说动就动的事情。甚至和着很多大臣说的话,静王这一把年纪连个同房侍妾都没有,更不说王妃了,如此一来几乎是无牵无挂,谋反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

  这两年来许多大臣多次提点萧琰,要将静王拘在京城中,千万不能让他离开京城。

  这样的话说的多了,萧琰自然不会完全没有动摇。本身对萧绥的畏惧就足够让他产生怀疑,更别说萧绥的捉摸不透更显疑窦重重。

  萧琰虽然懒,但是他更加怕死啊。萧绥要真起了夺位的心思,自己就铁定没有活路了。

  由此种种思绪交织下来,萧琰更愁了。

  以巍峨的宫殿作为陪衬,平整的石板铺就的路上放眼望去不仅庄严更显寂寥。远处看去,连行走匆匆的人影都显得更加渺小。

  陈起明双手紧紧的背在身后,眉头拧在一起,先是低头不语的跟在萧绥身边,大约走了半程,没等出宫门的时候他还是开口了,“太不像话,今天实在太不像话。”

  这说的是方才早朝上几个文官指桑骂槐的行径,陈起明一辈子是真刀真枪拼杀过来的,哪里受得了这拐弯抹角的说辞,可真要他自己上去说,一开口多半又是大粗话,反倒给萧琰不轻不重的点了两句。

  “从前还好,如今是明着偏帮文官了,”陈起明看着萧绥的背影道,“还要削军饷,就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指望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