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玉楼春(二)
�他就是个小老婆肚子里爬出来的孬种!他娘,你们当是谁?就是那十五年前艳名震动京都,最后一跃而下,死的凄惨的名伶寿莺莺!”

  “咦?那他不就是当代大儒,程氏后人,礼部侍郎程老先生的亲子?”

  段融的酒杯一停。

  叶修文点点头:“正是。这可真是笑话,他爹一代大儒,他程春当年也是我们那有名的疏狂才子。不过,到底是戏子肚子里爬出来的玩意儿,什么东西!一肚子坏水,要不是他裹挟我们叶家,我至于跟着他一起干这杀头的勾当吗......”

  话至此,叶修忽然有了几分清醒似的,住口不语,只是喝酒,对美人动手动脚,大笑着招呼弟兄们一起乐呵。

  ......

  “寿大哥,最近民间有不少童谣。都是含沙射影指责我们是‘始皇焚书’。”戚丽容对正在坐伏案对着一本《论语》涂涂改改的寿玉楼说。

  “童谣?哦,念几首来我听听。”寿玉楼一下子起了兴趣。他精通音律、戏曲、填词等,有听音辨物之能,当年也是“曲有误,周郎顾”式的人物。

  听了几首,他便似笑非笑地:“这恐怕不是‘童谣’,是‘文人谣’罢。‘竹帛烟销’、‘崤山春飞雪六月’几句,不是民间稚童、艺人,所能唱的。”

  戚丽容道:“我也正是这个意思。”

  寿玉楼笑道:“无妨。让他们骂去。我马上就要完工了,待把《论语》注完,再使姊妹兄弟们派发下去,注完一本,发一本。不是说我们‘焚书’吗?那我们自己以身做则,率先要求在军里推广。然后这些读书人,乃至于普通的百姓,务必人手一本,日夜诵读。”

  说着,他将手里的《论语》递给戚丽容,戚丽容一目扫过,顿时喷笑:“寿大哥,你这是要做什么?”

  “注论语啊。”寿玉楼低低一笑,颇有自嘲的意思:“当年程、朱注论语,。我这个程门逆子,居然在老祖宗之后,也要注论语了。”

  戚丽容便念了一段:

  “‘人’,孔子对‘人’言爱。‘民’,孔子对‘民’曰使。何之异也?人者,天子上大夫诸侯也。孔贼便曰当爱此等权势熏熏之人。民者,无知之人,孔贼轻蔑平头百姓,视之仆奴牛马,故曰使唤。”

  念罢,他秀丽温然的眉眼登时扬了起来,笑得直咳嗽:“恐怕你这论语注的,你祖宗得跳起来掐你。”

  寿玉楼飒然起身,淡笑:“掐罢。反正我已经不姓程了。我多年戎马,闲暇之余,便读书钻研,兵戈未弃故纸堆。不就为的这一天么?也算是一圆当年疏狂少年时怒称‘我欲翻史重注五经’的狂言罢。”

  “那么”,戚丽容问:“要不要给鸿飞也送去一份?她可是你亲手教着认字的学生。”

  “等这一桩事完结,便快马加鞭罢。”说罢,他心情不错,竟然开始唱一段最熟悉的“把那姹紫嫣红开遍”,戚丽容听到他唱了一段后,便喃喃自语:

  “还有礼记......”

  .......

  “愚昧!”阿坤想起这义军的作为就生气。“亏我高看这寿玉楼一眼。他也不过是读过几本书的农民见识!”

  又嗔怪道:“黎兄,你怎能应下此等条款?”

  又怪林若山:“我们就一步都不该退!凭什么不许我们买地?反正又不亏他义军。”

  林若山道:“以我个人的意见,大敌当前,王朝尚且盘踞头顶,缘何要与盟友起龌龊?不如各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