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 一眼窒息
  关于赵家赵立笙,萧空馀居然对他知之甚详,他如同一根线,将屋内人的命运通通系上死结。

  赵立笙无大才,亦非碌碌无为之辈。他村野田园出身,祖辈皆是农夫,然而接连两次取得乡贡资格。

  赵立笙两次会试落第,无缘登科,他就此止步会试。虽然此人没有入仕授官的资格,经由他创办的丰邑乡乡学,发展至后来声誉鹊起,闻名丰邑乡十四村,而他,则被学子尊称为赵广文先生。(注1:古代起初只重进士科,所谓举人,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所以又称举进士;会试如若未能登第,须再应府或州的考试,重新获得乡贡资格方能再参会试。明清的举人则较为优待,统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一旦中举就永远具有继续赴会试的资格。注2:广文即是学官。)

  赵立笙固然在丰邑乡成为德名籍甚的人物,而于这一家称他为“灾祸”也不为过。

  他与赵贵银的不堪丑事遭赵立笙大哥撞破,直接气死赵家当家主事——赵老爷子。呵,撞破兄弟丑事属于赵氏的家学渊源吗,传言赵旺富的爹当年偷窃亦是兄弟揭穿。

  赵老爷子一死,村里刁民封住土坯房屋门窗效仿耙子林土窑,将赵旺富活活烧死于此,屋毁人亡。

  赵旺富庇护弟弟妹妹周全长大,家中无田地生产,他只能野狗一样想尽办法挣扎生存,偷抢无所不用,村民早已容不下他。

  而萧空馀,自他记事起邵家渣滓对他的迫害就不曾停止过,赵旺富救下他两回,第一回为救他伤及邵家小少爷,结果、结果…很惨,赵旺富叫人修理成了血葫芦。

  即便如此,撞见的第二回,少年出手仍然毫不迟疑。后来萧空馀经由女人口中得知少年儿时在林中土窑救他一事,当时一心只觉于邵家苟活不如死去痛快,倘若那时变成野狗的腹中餐尚能少受后面几年苦楚,暗怪他多管闲事。

  而后三年五载,未能报答此人恩情,为他毕生憾事,是他唯一所悔。

  萧空馀将身旁的拨浪鼓和布老虎一寸寸推至赵旺富手边。

  旺富抬起一张漂亮之极的脸,仍有些气闷难过,他伸手试探的拿起,见小孩不哭不闹,灶房里弟弟砰砰剁肉馅儿一时注意不到他,开心地把玩起来。

  他为何会重生,怪力乱神的事无从推断,他尽量不去徒劳多想。此时认真细细想来,因为赵旺富又或者……赵贵银。

  赵贵银自尽后,遗书上仅留一句,乞请葬入赵家祖坟。

  萧空馀着令底下人稳妥办理此事,死者为大,就算生前于他无足轻重,死后最后一句还是颇具份量,足令他上心了。

  哪知下属向他请罪回禀,如他所想,赵家乃至赵姓族人绝不允许棺木入坟。不过,当地官吏施压,三日后,新棺终是入土。

  岂料,他们启程回京的当晚,水井方向野林火光冲天。赵家人竟半夜悄悄挖出棺木,拖至林中连棺带尸架柴烧毁。

  冬日本就枯木干柴,山火烧起来一发不可收拾,林子烧毁大半,赵家祖母连同赵立笙之妻俱葬生火海之中。

  那场大火烧得极其邪门儿,村民为了灭火抽干附近水源,而水井井底一直以来活水充足,不想一夜过去,井底没有涌出积水,甚至出现干枯如旱地的裂纹。

  烧死最痛恨的两人尚且不够,因为没有达成待赵立笙百年归寿与之同寝同穴的夙愿而致自己重生?

  若真是如此,此恶鬼哪怕魂飞魄散,神魂俱销,也难以消他恨之一二。

  萧空馀不相信一个没用的废物死后所化执怨能左右他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