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许戈(03)
  关于那句“许醇,回头吧。”最初仅仅只是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在经历一百次之后变成了执着,一千次之后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

  可,关于许戈对那个人念动的咒语从来就没有一次实现过。

  第一百零一次,不,应该是第一千零一次,许戈看着那个人头也不回的身体往右,转瞬之间在她眼前消失。

  许戈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固执的在每天同一时间对同一个人做出这么无聊的事情,寂寞总是会催生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念头。

  许戈也明白,那个人回不回头其实无关紧要,但偶尔许戈也肖想过那个人在她的咒语引导下回头,假如那个人回头了……

  嘴角悄悄扬起着,假如那个人回头了,她一定会挺直着身体,把咧嘴笑改成抿着嘴笑,在他的注目下,学着电视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们优雅的步伐和仪态。

  许戈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好,平日里头她可没少对着镜子学过。

  从背后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喘气声,不用许戈回头看她就知道那是谁,那是班机里最喜欢迟到的学生,这位同学总是最晚出现在他的座位上。

  拔腿就跑,许戈可一点也不想当那位倒数第一的迟到生,迟到太多次会让老师印象不好的,她爸爸可是费了很多口水才让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

  许戈念的学校是耶路撒冷为数不多没有宗教活动的学校之一,这所学校大多都是来自于亚美尼亚区的学生。

  学校并没有把接受黄种人学生规划进他们计划里,即使有,来自东亚的移民家庭也不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在那些家长眼里,这学校的资历太一般了。

  和许戈所念的学校与之相反的是一墙之隔的另外一所学校,那是上世纪法国人创办的学校。

  学校所采用的是西方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教育者乃至学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年就只对外招收五百名学生,这些学生需要拿到推荐书,拿到推荐书后还得经过面试和智力测试,再经过导师们的投票才能拿到那五百份名额之一。

  能进入那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非富即贵,那个人是该学校为数不多的异类之一,他的父亲仅仅是一名五金店的老板。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许戈总是担心那个人会在学校受到歧视。

  一段时间过去,许戈发现她的担心是多余的,五金店老板的儿子比那些常常跟随自己父亲出现在高官们嘉宾席上的学生们更受到欢迎。

  她和他的两所学校就仅仅只有一墙之隔,消息总是很灵通,许戈耳边总是充斥着高年级女生的窃窃私语:

  平安夜,五金店老板的大儿子身上做工粗糙的礼服比那些贵族家孩子身上的名牌礼服更能吸引住女孩子们的目光。

  五金店老板大儿子在新年足球友谊赛上连着进三个球,球赛结束之后,女孩子们堆到他面前的鲜花都把他的脸遮挡住了。

  而从他指尖流淌出来的旋律总是能让人们忘却在暗夜里响起的枪声。

  诸如此类的传言还有很多,这些传言有时让许戈心里无比的骄傲,有时又让她小小的心灵里生出淡淡的忧愁。

  因为,高年级的学生们不仅会堂而皇之拿走梅姨给她的面包,即使许戈用尽所以力气和那些人争辩,甚至打一架,可最后吃亏的人好像总是她。

  什么时候,五金店老板家的小女儿才能像五金店老板家的大儿子那样神气。

  十月中旬的周末,许戈心里有些的不快活,不快活是从下午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