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再次上山
  大舅?

  喔!大舅!

  俞敬安终于从原主的记忆中搜索出这个并不熟悉的大舅。大舅也是原主最亲近的亲人了,但说实在的,真不能怪俞敬安记不得,主要是这大舅实在是太忙了!

  大舅叫郑仁华,是俞家村隔壁河东村的,与俞家村就隔了那条小河,河东就是河东村,河西就是俞家村。河东村自也有条上山的道儿,俞敬安在上山走了近三个小时,遇到郑仁华倒没什么奇怪的。

  河东村不像俞家村,村里多是俞姓,河东村杂姓多,郑姓就俞敬安外家一家,还是当初安国之乱时从北边儿逃过来的。在这个没有计划生育,讲究人多力量大的年代,初到时为了扎根下来,郑家一家那真是收了不少欺负。

  那怎样才能为了不受欺负呢?除了与当地人结亲外,只能自个儿狠命得生!

  原主听俞郑氏讲过一些,说当初因为原主外公夫夫俩只生了一个小子一个哥儿,一直再无所出,为此不知道被原主太外公太外伀嫌弃了多少回。待他这个大舅结了夫郎,他外伀那是狠命得逼,他舅伀郑李氏基本上就在不停的怀孕生孩带小孩中度过。在这个普遍两三个孩子的世界,他舅阿伀生了七个!而且,就在俞郑氏去世前三个月左右,原主还听俞郑氏念叨说,“你舅伀又给你大舅添了个哥儿。”

  他大舅能不拼了命的干吗?!

  不过,这大舅家乃至整个郑家,天生眼盲俞敬安被认为是晦气,连带着俞郑氏也是被严禁踏入的。他能想起这大舅来,还是因为前不久俞郑氏去世时,这个大舅来过,帮衬过一把,只是原主当时人都是懵的,哪里有什么深刻印象,真不怪俞敬安记不得这个大舅。

  既然记得舅舅是谁了,俞敬安倒是喊了舅舅。

  “那赶紧起来家去。”俞郑氏与他说过,他大舅就是这么急吼吼的性子,干什么都速度特快。

  “大舅,您先回去吧,我这多休息会儿,休息好就回去。”俞敬安笑道,那腼腆的笑容真是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但心里想得却是:现在哪能回去啊,这柴还没砍,也没采着草笠竹呢。

  “别给我磨蹭,赶紧起来家去。”郑仁华看了看天色,却不管俞敬安的理由,疾声道。

  俞敬安无语,都不亲近,干嘛突然这么关心?!他看了看系统的时间,16:23:14,现在是三月中,大概六点左右天黑。想了想就妥协了,回就回吧。认命起身跟上已经重新担起柴火担的大舅,俞敬安看着那种系统地图左上方那一片绿油油,心中空荡荡的。

  真是白来了!

  一路疾走了二十分钟,俞敬安甥舅俩到了俞家村与河东村上山道儿的分叉口,郑仁华稍稍卸下一小半,回头对身后已经被落下一大段的外甥喊道:“瞎娃子,走西边这条道走上两刻钟就能家了,路记得吧。”

  俞敬安朝着他大舅无精打采地应了声。

  “你小子,”见外甥那样,郑仁华倒是笑了,等俞敬安走近了才道,“大舅也帮不上你什么,就有把子力气,有事儿记得让你三叔找我。”

  “知道了,谢谢大舅,您赶紧回家吧,身上担子重。”俞敬安打起精神道。

  “不错,这耳朵长进了,赶紧家去吧。”说着,便担起柴火走了。

  俞敬安看着自己那可怜巴巴的救济金,仰天长叹!

  而且,他现在腿都软了!

  又休息了一会儿,俞敬安重新起身。回去的路上倒没再遇见什么人,他回到家时系统时间显示17:15:23,身上虽然火热,但俞敬安感觉到外界已经凉下来了。趁着腿彻底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