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 40 章
  第二天天亮起时,呆坐了一夜的俞敬安终于有所反应,他没有去睡觉补眠,反倒是拿了挂在墙壁上的背篓与镰刀,照常出门打猪草喂猪。煮了猪食喂了猪,他又背着锄头与柴刀上山浇水、开地、砍柴,给菜浇了水,砍了柴拖到地头上晒上几天,而后再断好收进包裹里,同时开始翻上部分可开采的坡地。

  一切照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仿佛他之前的失败都没发生过,仿佛额头的那个大包从不曾存在过。

  四月底,清平镇四处开始抢收麦子,一时间全镇上下热火朝天。王记饭肆也就在这一个月合并到了安乐县,俞敬谦随着王记一起前往安乐县上工。

  麦子刚刚缴税卖出,清平镇便悄悄入了梅。江南梅雨时节,雨水滴滴答答没怎么停过,俞敬安记得上学时背过的有一首古诗上说“黄梅时节家家雨”,此时看来真是不错,他家那三间几乎没怎么修过的破屋开始漏雨了。俞和团抽空过来帮忙稍微修了修,勉强凑合着又能住了。

  福祸总相依,俞敬安的柴火生意却因为有着系统包裹这个作弊器,倒让他在五六月这个梅雨季节里稍稍赚了一笔。

  郑青梅依旧被郑李氏限着,只能偶尔偷溜过来,倒是与俞敬安两人的情谊愈发变得深厚了起来。他教俞敬安怎么摸索盘扣,教他如何将自己那头纷乱的马尾好好束起发,顺便帮他补破洞,俞敬安则慢慢开始教他一些简单的数学,慢慢回忆起不知何时学过的珠算,甚至在后来自己学字的空档一起教他一起认起了字。

  帮着俞和团一起收完麦子的日子里,俞敬安终于开完了山坡上余下的几分地,他特地沃了肥,打算来年也种点麦子。顺便,他又不时研究起那救济系统,特地注意那个一直未被打开的农场与工厂页面,只可惜未有成果,他想那可能是以前玩过的那种开心农场或者工厂一类的东西。

  时光荏苒,度过了炎夏,熬过了严冬,俞敬安就这么在俞家村安安分分的砍柴、种地、养猪、守孝、认字,一晃便是三年。

  头几个月里,俞敬安还在家老老实实买粗盐制精盐与味精遮掩,但当他知道家里长辈开始怀疑他的精盐与味精来路时,他没有选择再用另外的谎言来圆这一个谎,但让他解释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只能沉默以对。所幸这些长辈不介意这些,反而交代他对外隐瞒,又处处与他遮掩,也幸好这精盐与味精每次一来一去不过是两个小小瓦罐,王记也厚道,竟三年平安无事。俞敬安也因着与王记的盐与味精买卖,又有那生煎包的分成,再加上自己又砍柴养猪赚了点钱,也慢慢有了些存款。

  大陈朝安德十八年二月中,俞敬安出了孝期。他自己出钱大修了破屋,又置办了些新家当,在四月初农闲的时候,在俞家的祝福中,在郑家一小半的反对中,终于将郑青梅取过了门。

  听说,那天郑李氏与郑仁华大吵了一架,但这些俞敬安已经不想再去玻璃心。

  如果说,当初与郑青梅定亲的时候,俞敬安更多的是对郑青梅的愧疚与责任,那么经过三年的时间,他对郑青梅这么个小表弟,已经有了相伴一生的想法。他的表弟勤劳踏实能干,听说面貌俊秀身形修长。他们总是趁着偷溜出来的时光一起上山,一起砍柴,一起开荒,一起种地,一起养猪,然后俞敬安送他回去一起挨郑李氏的骂,一挨也是三年。

  俞敬安这样想,郑青梅何尝不是这样想呢?

  新焝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时,俞敬安首先在新床上睁开了眼睛。他的眼前自然依旧是一片黑暗,只是他身下铺上了垫被,身上的被子也不再单薄板硬,被窝里开始有了温度,这个被窝里也不再只有他一人,而他自己也不再是那个被傅三爷看中的柔弱美人。在高强度的劳作与系统食物的双重调理下,俞敬安以前偏低的体重与偏矮的身高也早就恢复了正常,本来俞家人就没有矮的,郑家有着北方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