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子规
  毕业后,杜静月和朋友们各奔东西,没想到,多年过去了,竟然和徐世安在同一个驴友团又相遇。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逢原的封建迷信活动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宝山历史久远而年久失修的三途祠,住着一位拥趸者众多的神婆,据说神通无比。逢原的很多请愿人都叫她,南婆婆。见过她的,都这样描述,年纪已过耄耋,口齿伶俐,无所不知,是位活神仙。

  “这个南婆婆古怪得很,有时终年闭关,不接待一名香客,一旦出关,一定是要接待重要的客人,这时,很多人就会抓住机会,好好地去问上一问。”徐世安一边介绍着故乡宝山的奇闻异事,一边探询的看向身边坐着的杜静月。其实,从杜静月走进来的时候开始,他一直都没有看过别人。

  徐世安讲完,只有杜静月没有加入热烈的讨论中。

  徐世安疑惑地看着她,说:“看上去,这种事,你并不感兴趣。”

  杜静月回答:“不是不感兴趣,我刚刚只是在想,眼见为实,有机会,还麻烦你带我去见见这位南婆婆。”

  徐世安有些吃惊:“她的神通只是传说。”

  杜月静回答:“既为传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信了。”

  三途祠,香烟袅袅。

  杜静月手持一柱高香,跪坐蒲团,闭目冥思。

  徐世安走到她身旁,轻声说:“静月,你不是想见见那活神仙吗?我现在就带你过去吧。”

  “好。”静月起身将高香插入香炉。徐世安拉住她的手,两人都一怔,徐的手又缩了回来,有些尴尬地说:“走,走这边。”

  两人寻着幽静的石子路,走到祠堂后院一片竹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徐世安看着竹海中一间精致的木屋,并指给静月,“那位南婆婆就住在这儿。”

  这间木屋的两扇门上分别刻着两个字,东边的那扇刻着困字,西边的那扇刻着闲字。两人一起推开门,进入木屋,他们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翘着二郎腿喝茶。这人正是南婆婆。徐世安礼貌地说:“打扰您了。”

  南婆婆点点头:“二位请坐。”就看向杜静月,“这位姑娘,我正是在等你。”

  杜静月听罢,说:“等我,您在等我?可我们素不相识。”

  “姑娘,我只等有缘人,算到今日你会来,所以就一直在等你。”南婆婆又看向徐世安,“这位姑娘命中还有一劫,如果能够及时化解,从此便可平安一生,否则后患无穷。”

  杜静月心里一惊:“什么劫?”南婆婆从身旁的紫金签筒里取出一支签,递给杜静月。只见签上出现了一行字:暮光凉似佳人笑,或将清魄寄红尘。

  “姑娘你必须坦诚地告诉我一些事情。这位先生,请先回避一下。”

  “不用吧,她是我男朋友。”

  徐世安一抖,随即稳住心神,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我回避,外面等你。”

  林间的碎影渐渐地变淡了,静月才走出木屋。

  “请等一下,我还有几句话要嘱咐这位先生。”徐世安随南婆婆又走进小屋。

  杜静月一人似是无神地站在木屋前的林间小路上,仰起头,一片竹叶翻飞而落,静月摊开双手,叶子就恰好落入她的掌心。

  杜静月听姥姥讲过杜家往事。杜家祖上住在离原。许多年之前,曾得一子,此时杜家老爷已年过半百,前面几个皆是女儿,于是很是欢喜,为他取名杜宇,宇字含宇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