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hapter 2
  新新来的香港室友名叫kinki,是在kinki妈的陪伴下来到温哥华的。

  kinki妈有些面黄肌瘦,一副疲惫的样子,全然不同于kinki的肤白骨感。严格说起来,这对母女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发音了,“si”、“shi”不分,不会卷舌,大段粤语中零星点缀着几个国语单字,令她们看上去像是长了个筛子状的脑回路。

  kinki家里没有男人,三代女人蜗居在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拥挤的毫无悬念,连蟑螂过境都得搭个上下铺。kinki妈为了让女儿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决定让kinki在温哥华留学,自己则要在两天后返港照顾外婆,每天还要做两份兼职,赚取kinki未来数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为了和新室友搞好关系,隋心从抽屉里掏出刚从夏瓴那里借来的华语老歌cd合集,放进客厅的音响组合里。

  优美的男声缓慢滑出。

  隋心说:“这是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kinki将她打断:“我知道,这片子香港早就不播了。”

  隋心还来不及说话,gibbs太太就“咚咚咚”的从二楼俯冲下来,对隋心竖起拇指,说了一大段英文,意思是在夸这首歌。

  kinki闻言,走到一架陈旧的钢琴边,十指轻弹,音乐就如流水般滑出来。

  在gibbs太太惊艳的目光中,kinki笑着露出两颗骚包的小虎牙。

  ——

  kinki礼尚往来的邀请隋心去她房间参观,一进门就看到了梳妆台上几瓶排列有序的资生堂,以及角落里的卫生棉条。

  “这是资生堂么?”

  “是啊。”

  “好用么?”

  “很保湿的。”

  “这个是棉条?你不用卫生巾?”

  “那种的不透气啦,这种比较好。”

  这时,gibbs家那个长得事儿精一样的五岁小姑娘冲了进来,她拿着一个疑似cd机却只能发出固定几个声的玩具,兴高采烈的对kinki说着感谢词。

  她身后的gibbs先生手里也拿着两瓶kinki妈送的法国红酒,脸上挂着生疏的笑容。

  相比之下,隋心刚来的第一天,也送了gibbs太太几个中式手镯和两个摆件,赢得的却只是gibbs太太质疑的目光,以及gibbs先生发出的一声鼻音。

  同一天晚上,她胆战心惊的和这对夫妇坐在桌前分享了意大利面,一边学着如何用叉子和勺卷起面条,一边费劲儿的听到这样一句。

  “中国的食物就是面条和米饭。”

  隋心没有争辩,主要是不知如何用英文描述中国菜的博大精深。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那中式镯子被gibbs家的小孩拿着耍过,有一次还差点抡到kinki脸上。

  ——

  翌日清晨,隋心被一阵吵闹的英文歌惊醒。

  一睁开眼,就见到穿着睡袍的gibbs先生立在床边,他手里还拿着收音机闹钟。

  隋心吓的不轻,尖叫声却卡在喉咙里。

  gibbs先生只说了一句:“上学要迟到了。”就像是一阵风一样走了出去。

  隋心一下子坐起身,手忙脚乱的穿戴,直到半个小时后和kinki一起坐上gibbs先生开的休旅车赶往学校,才觉得胸口有点晃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