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变化(四)
家里的情况,你不能全抛开,我跟你说,我做代表这么多年,也有一点心得……”

  对哒,在这方面,陈老先生是越宁的前辈,难怪没有教训学生了。陈老师面授机宜有三:一、不要主动掺和进一些不该掺和的事情里,越宁目前的处境正适合用他这经验;二、多为行业领域代言,争取利益;三、提携关心后辈。其他的,自己酌情把握,记住,批判的时候态度一定要冷静!

  凡此总总,陈教授向越宁讲了很多,末了感慨道:“算啦,你现在就是这个处境啦,有天赋还能怎么样呢?还好,还有玉芝专心搞科研,还有你,技术不要掉队,多关心行业,以后……要是有一个几样都占的学生就好了。”

  越宁不客气地道:“拿您几十年的成就来要求我们,这不科学。”

  “努力!努力!这是你们的努力方向!懂不懂?”

  “知道了qaq”

  陈教授也高兴,留他在家里吃饭,顺便讨论一下自己的一些主张,那意思,跟越宁商量着能不能呼应一下。越宁则需要陈教授给他把把关,某些议案,提出来之后从陈教授的层面上看,即使上面点头了,从技术等来看,实现起来困难不困难。

  师生俩讨论了半下午,得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范围,再由越宁拿着这个结论,跟同行们提出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比对。有重合的部分,就是可行性非常高的,那就可以写进提议里,重合度不高的,先放置一下。等条件成熟了,再提。

  接下来是跟同行们开会,如果用官方一点的说法,就是代表听取群众意义,为群众发声。

  越宁这边,沈婧很快地进入了角色。虽然越宁是以alpha公司这边的成绩当选的,沈婧知道后也没有袖手,很有一点明白了“公关不止是请客吃饭”的意味,写了个计划,建议作个宣传,电视台呀、报纸呀,最好能多点版面。“多好的机会呀!”

  这与夏萌萌产生了分歧。

  夏萌萌出于“从政要低调”考量,并没有安排任何形式的宣传报导。“经商要做宣传,高调一点没关系。从政就不一样,今年虽然取得了成就,还不值得大肆宣扬,等你走得更高一点了,别人想不知道都不行了。现在是个新丁,还是老实窝着吧。四九城里,能人多了。”

  沈婧是有点不太服气的,她个人认为,夏萌萌这样的娇小姐,从小到大,一帆风顺,都是有人护着的,懂什么竞争呢?

  殊不知越宁比较欣赏的,反而是夏萌萌的做法。

  夏萌萌的文化修养比沈婧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举了个让人完全没办法反驳的例子:“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1】

  沈婧懵了。

  章乐打了个圆场道:“是有道理,不过,现在要给大家信心呐。完全没声音,跟没这事儿一样,也不太好。不如在系列报导里出个镜,选两祯拍得比较好的照片,也算留个影。”

  这个夏萌萌就能接受了:“那行。你们随便吧。”考虑到越宁的现状,也确实需要一定的出镜率,省得别人把他当小白菜了。

  最后方案敲定了,简单的留下影。沈婧的计划也不算白费,认识到自己跟夏萌萌的差别之后,沈婧索性不插手这件事情了——明摆别人比自己高明,就不去拿老板的事儿来显摆自己的短板了。那不找炒么?

  得亏是夏萌萌办的这事儿,她也有本事把事情压下来——“熊代表听取更熊的群众意见”活生生上演了全武行。

  被越宁拉票的同行,在同龄人里个个算得上是成功人士,思维都比较活跃。平素跟越宁有合作也有竞争,这个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