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变化(五)
  郑老不想过份干涉晚辈的婚姻生活。

  只要他们能妥善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哪怕小孙子对家里出柜,ok,只要你能处理得好,低调一点,没关系。对外宣称终身不婚也行,反正郑老认识好几个发下“革命不成功就不娶媳妇儿”毒誓的家伙,只要事业有成,不婚算个毛球?!再者,郑老对越宁的评价还是挺高的,都有点替越宁可惜。小家伙要点头呢,他就权当孙子娶了个不能生娃的老婆,也没啥,只要孩子自己乐意。

  够开明了吧?

  再开明,也是有个限度的!

  本来么,郑老是敞(wu)开(ke)心(nai)扉(he)地接受了现实的。直到晴天一道雷,郑老看着老顾秀孙子。

  冤孽呀!这要让老顾知道了……其实我也挺怀疑你是不是趁人家年轻不懂事儿的时候把人蒙麻袋里抢回来的,人家爷爷肯定就是认定你是个坏人了,反正你小时候风评也不咋地。

  郑老含蓄地提醒了孙子一下,没有明着反对,态度却摆在了那里:我们可以认,肯定不会为这件事给你撑腰,你自己想明白了,真要这么干下去?

  郑熙行从字里行间,品出了一丝不同的味道——老爷子犹豫了、他想变卦!要不郑熙行怎么这么着急上火要搞重工呢?也是时机成熟了,有了足够的资本可以搞了,更是因为时间紧迫,他得做出点成绩来。对此,郑老心知肚里,也乐见其成:不就是想增加砝码吗?可以,你做,能自己做自己的主,好事儿呀。

  郑老还知道,孙子还支持建了个基金会,假模假式说什么支持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研究?拉倒吧!郑老一看支持的项目内容,就知道郑熙行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争取到一个宽松的社会大环境?小子脑子还挺灵的,可以呀。你们慢慢搞,我不反对的。

  老人家沉得住气,郑东君就忧愁了,找到了老爷子求拿个主意:“本来老幺就难管,有个人能让他正经点儿,咱由着他了。现在这样儿不行啊!顾叔不得来拼命?”这里面各种利益纠葛,问题大了去了。

  郑老的意见是:“先看看,你越反对,他们越兴奋。他们又不傻,年纪长大一点,经的见的多了,说不定就分开了。谁家谈对象一谈就得结婚的呢?谈几年性格不合分开的多了去了。别八字没一撇就宣扬得天下皆知就好了嘛。宁宁现在才几岁?老幺比他大点,也还不到三十呢,都还年轻。他们还算有分寸,真有风声了再掐也不迟。”

  郑东君仔细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儿:“老幺这个兔崽子我是真不担心,就是宁宁那边儿,配老幺有点可惜了。也是我们私心。顾叔有私心肯定是在宁宁那边的,他才不会答应呢。说出去也不好听!这俩孩子,要有一个是姑娘,都是美谈,可如今……”

  郑老自己也担心这个,对儿子还得淡淡一笑:“老顾哪怕现在知道了,也会忍着不说,等着俩小东西分手。你以为他傻?跟咱们想法是一样的,他这孙子,比老幺难对付多了。老顾根本没立场管他!咱们得防着老顾发疯,哎哟,这个难办哦。”

  郑东君的心又提了起来:“那——”

  “越是重大的事情,越不能轻举妄动,我看两个小东西都挺努力的,至少对他们做事业有激励作用。孩子的事儿,装成不知道!咱们只是熟人,可没有正式‘见家长’。”只要大家都不吱声,就是给小东西们压力了,扛得住、找得到解决办法,那就解决。扛不住,你们就分手,我们什么也不讲,反正现实摆在眼前,总不能说我们不讲理,对吧?

  长辈没有明着反对,氛围变了却是真真儿的,郑熙行什么也不能说,只能忍了,拼了老命去搞事业。拳头大,说话才有人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