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回府
  返回京城时一路浩浩荡荡,随行侍者上百余人,场面十分浩大,每到一地便有当地官员迫不及待地忙着接驾。原本几日的行程,足足走了半月之久。与来时相比,文郡的返程显然要舒适许多,每日的衣食住行都有专人侍候好,她只需要做出端庄的姿态,与刘崇誉一起出席皇家宴就行了。整个行程唯一感到折磨的无疑是忠明会的人,缓慢的行程等于是昭告天下他们被一举擒获,对于尚存的同伴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偶尔也会有同伴试图劫狱,然一路守卫森严,往往文郡只听到前面勒马的骚乱声,再一打听,便已归于太平了。

  回到京城以后,所有人都以为忠明会一干余孽必死无疑,令人意外的是皇帝并无此打算。他下旨为当年的应氏一案正了名,对余党采取了招安政策——旦凡愿意归顺朝廷的皆不再追究过往。这个决定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强烈反对,然皇帝是坚决的,而他早先安插在忠明会中的探子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许多忠明会成员原先皆是憋一口冤屈之气奋战至此的,然现在应氏沉冤得雪,似乎没有了继续仇恨的理由。在探子的劝服下,不少人已经表意归顺。一时间忠明会四崩五裂。

  当然也是有一些坚持到底的,如明肃,他对于同伴们的叛变绝望多过于愤怒。当文郡再次听见这个名字的时候,她正在林府里的池塘边上坐着、悠闲地戏鱼。“他死了?”少女握鱼食的手轻轻一抖。

  “听说在大牢里自尽了。”林桦说道,“他们说得极可怕,说明老爷子为醒众人、临死前在牢房墙上写了一首血诗。”她回忆了一下,“具体记不得了,反正很是唬人。”

  “听说那应天扬若非反贼,必定是个英雄人物,然他一直没甚么动静,想必也不如传说中那样勇武。明老爷子死后,忠明会便没了主心骨,很多人索性归顺了朝廷。”她说着跳了起来,叫道,“刘管家怎么过来了?”

  文郡抬头一看,见一四十上下的男子向她小步跑来,手里握着一封信。他将信交到小姐手上,气喘道:“门口有个人让我把信交给小姐。”

  林桦“啐”了一口,“管家也糊涂了么?那种街头混混你也来烦扰小姐?”

  文郡将信抽出,才见一字,脸色大变。她手微微发抖,迟疑了一下,问道:“那人现在何处?”

  管家答道:“应该还在门口。要不要小的派人去遣……”他话还没说完,文郡已经飞奔出去。

  门外徘徊着一人,其面色忧郁,发丝凌乱,若非相貌俊朗定叫人以为是街边混混了。他听见脚步声回头一看,见到来人,嘴角一勾,勉强笑了。

  文郡脚步迟疑,慢慢靠近。眼前的应天扬与她前几日所见相比,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他面色暗黄,似乎极其疲惫,眼中有血丝,眼底有一团青黑色,想必几日未曾睡过好觉了。她静静走到他身旁,定住,却不知从何说起。

  “我以为你不会来见我了。”应天扬苦笑,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文郡叹了口气,道:“你现在作何打算?”

  “你都听说了?”男子苦笑,说完猛地咳嗽起来。

  她点了点头,不知如何安慰对方。应天扬笑起来,“你无需用这种眼神看我。我……”他又咳嗽起来,笑道,“我咎由自取,无需你怜悯。”

  “那日风大,我不得不,加重力道。”他咳嗽止住,定定地看着文郡,眼睛里有一抹悲哀之色,“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伤害你。”

  文郡想起那只入木三分的箭,笑道:“事情已过,你无需介怀。”

  男子一愣,而后大笑起来,笑声里是无尽的苍凉与无奈。

  “我今日过来,是来恭喜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