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三章
哪能一样呢?不是知根知底的,你们能放心?”小刘氏不赞同道:“何谒我见过了,最实实在在的少年郎君,而且他还念着同府里亲近,本来都是连着亲,何不托他帮着料理?你们一家子亲亲热热的多好。”这话说得仿佛真心为谢府上下考虑似的……

  这回程娇算是明白了,原来前边顾左右而言他地说这么些,到底还是给自家做着打算。就是不知道,这是那个何谒自己的心思,还是小刘氏的打算!

  小刘氏还一脸期待地等着她给个准话,就是李香君也不知何时,收回打量周遭的视线,转而看向程娇。

  她也不立即答话,只托着茶盏,揭起盖子轻轻划着,一时鸦雀无声,直到小刘氏坐不住似地挪了挪臀,就是李香君也嗤笑一声,又转了头去瞧屋外的傍花随柳,才轻轻叹道:“我仔细想了想,姨妈说的自然都是再好不过的,我心里也是极为赞同。”

  说到这里,稍稍一顿,显见得小刘氏露了一脸的喜色,才缓缓地又道:“可是府中事宜却不是由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主持中馈不过月余,就随意这般动底下的人却是不好,不如,待郎君回来,我替你们问问?”

  她到底是想把人轰出去,坏了情分她倒是无所谓,却知道便宜娘舍不得这个妹妹,但人这种东西最是难解,届时万一到处去说她这个侄女不厚道,坏了她名声,就恶心人了。

  在这个人家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的社会就是如此,就像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冤屈。少年时期的武植贫穷,受好友黄堂资助,后中进士、出任阳谷县县令,妻子潘金莲是知州千金。后黄堂家中发生火灾,去投奔武植,岂料好酒好菜地招待,却绝口不提帮助,愤而出走,一路加油添醋地散播谣言,便是后来我们听说的五短三粗的五大郎和水性杨花的潘金莲。待黄堂回到家乡,才发现武植已经为其在家乡重新建了房子,原是打算给他一个惊喜。黄堂不想,自己竟是错怪了好人。

  捅个鱼死网破大家都难看,她们舍下脸面巴巴地上门,程娇既然知道小刘氏的底细,又不好直接推了去,毕竟她也没十恶不赦到做不了亲戚的地步,只好同她虚与委蛇起来。尽管先拖着,反正话就撂这了,成与不成可不在她!

  小刘氏听后,倒也不急,定了定神就笑道:“如此也好,也不知道姑爷什么时候来,我们坐会儿等等罢。对了,来府上还没同老夫人问安呢。”

  瞧这阵仗,竟是要等谢衡了?

  “不必了,老夫人喜静,且现下正在小佛堂里。”程娇心里颇有几分不喜,正想着打发了她们去,眼眸微转,瞧见李香君正瞧着架在内室隔断的红酸枝缂丝织绣屏风,忽然又有了主意,清了清嗓,脆声道:“香君妹妹如今可算好了,艳君姐姐寻了好人家,想是金银首饰样样不缺,怪不得香君妹妹身上也多了好些我都不曾见过的新鲜款式呢。”

  她瞧着李香君发髻上的两枚七宝银镏金步摇,水袖遮面地笑了笑,意有所指。

  李香君惊讶地回神,面上随即闪过了一丝不自然。她既有些得意于姐姐入了郡太守府,又因姐姐做人妾侍,一应分例都是有数,且嫁妆不丰,她去姐姐的屋子,瞧着样样都是精致贵重,却都是拟在单子上的,没有私产,便极度失望。

  随着程娇的视线,她不由地摸了摸发髻上的簪子,想起姐夫带笑的眉眼,毫不在意地送出金簪的大方模样,脸上就有些发烫,跟着就回道:“姐姐夫家自然都是好的。”她没说的是,离开谢府后,还得上郡太守府去看李艳君。

  李香君爱抢人首饰的毛病,程娇可记得一清二楚,见她这神色,只当她从李艳君讨了许多好处来,也不以为意,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同李香君道:“对了,我前儿得了几样饰物,有一对金坠子挺配香君妹妹的发簪。我这儿也没别的好物件,就送给妹妹做个念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