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四十五章
 其实这赵氏,程娇本就并不相熟,对着她自然无话可说,偏偏赵氏总有话要问她,不过是些琐碎小事,倒是说了这许久。好容易又来了好些夫人,少尹、通判、千总,这当中,程娇大多都未曾见过。

  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越来越热闹了,赵氏显然也没功夫理她,转头就引着少尹姜夫人说话。这转身就把程娇忘在脑后,也未与她介绍相熟的夫人,可见赵氏远没有一开始表现的这般真正亲近她……

  程娇既然看出了这一点,倒一点也不觉得可惜,扭过头取了茶几上的茶盏,微微一抬下颔,就见一张面善的脸。

  对方是谁,她并没有一点记忆,却见她姿色端丽,即便不言不笑,坐在那儿也不容旁人忽视。她就距程娇三步远罢了,此时见程娇看向她,笑吟吟地起身,坐到了她身旁。

  “阿衡媳妇?”虽是问话,程娇也听出这妇人分明是见过她的,许是看出她目中的疑惑,往下又道:“当时人多,想必你记不过来,我夫家是谢府的三郎谢望。”

  这么一说,程娇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三嫂嫂,怪我记性不好,一时竟忘得一干二净了。”

  当日成婚,因是续弦,所到不过自家亲戚的多,陪同的妇人就有一个是这个“三嫂嫂”。她会直接道出是谢府的三郎家的,说的就是谢府的嫡支一脉。

  谢衡的太公也是从嫡支分出来的,原是嫡出的幺儿,后来入京科考,随后就在京畿做了官,这才同本家稍稍有些生分了。但一宗同源,嫡支在朝为官的也有许多人,指名道姓地说出来,来历俱都相同。

  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似谢氏这一门,往上数五代上都有些来历,祖上做官的不知凡几,内有锦绣,自有底蕴,即便如谢徵谢衡这样子息凋零的,同族间也向来多有照拂,旁人就更不敢小觑了。

  严格说来,这个谢望的媳妇虽然身份上该叫一声嫂嫂,其实血缘关系稍稍的有些远了,但这并不妨碍程娇对她的好感。

  旧时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族里有人以下犯上,被判一个诛九族、诛三族的,都几乎要祸连整个或大半个族群了,可见古人对家族的看重了。

  这个三嫂嫂姓房,闺名淑娟。

  “不怪你,当日人又多,你是新妇,认不全也不是什么事。来,我与你介绍……”房氏对程娇显出十分亲近来,对着左右相熟的妇人介绍,坐一块儿说话,不会冷落了谁,又恰到好处地引着人说笑,叫人的注意力都围着她转,可见其手段了。

  不大一会儿,赵氏起身,引着众人入了筵席,摆在宽敞明亮的垂花门楼,四壁皆是雕花的镂空榆木,刻了流云百福、人物山水,有挂了应景的诗画,四角摆了福禄考和蜀葵,颜色鲜亮,寓意又好。

  席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程娇正竖耳倾听,听身旁妇人道些郡里某些人家八卦新闻来,有的还有些京里的阴私,食顷,忽然来了个俏生生的丫鬟。

  起先程娇也未曾留意,但那丫鬟同赵氏跟前得脸的丫头说了什么,便一同去寻了赵氏。这时候,纵然赵氏不想同那丫鬟计较,却也不由地下了脸,一双眸子阴沉地都能挤出水来,鼻腔里哼了哼,就让丫头领着去寻了程娇。

  “表姑娘,我们姨娘有事寻表姑娘叙话。”那丫鬟引着她到了屋外说话。

  她是江府的丫头,既然说了“姨娘”,那定然说的就是纳到江府来的李艳君了!

  程娇的目光状若无意地略过赵氏,明显发现赵氏旁若无人地黑下了脸,不由地眉心微蹙……以李艳君一个姨娘的身份,是不便参与这些筵席宴会的,但她这般大刺刺地让当家主母“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