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五十章
  事隔数日,正当微风轻拂、浮云淡薄之时,谢府门外停了两骑。

  当先一人撩了袍子下了马,轻扣两声朱色大门,就见里边应声而开,门房正当不解地看向来人,后头那小厮却已然上前,正是自谢府府中之人。

  程娇听玉梅进来禀报说润州来人的时候,那人已被谢衡请到了昭文居说话。

  来人便是冯舅娘那庶子,也是已逝的钟老爷妾室所出的长子钟宇侑。

  钟宇侑虽然本事不大,但唯一的好处就是交游广阔,擅说话、会来事,竟还真叫他给人按到了衙门里领了份差事,做了典使。比起来,他的另两个弟弟就差得远了,文不成武不就,又终日游手好闲地,只能在润州这弹丸之地做着混子。

  身为庶出长子,且在钟老爷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钟宇侑继承了他为数不多的薄产,最值钱的不过是他们钟氏唯一的一所三进的宅子!

  钟宇侑既然光明正大地继承了它,于情于理也该赡养嫡母冯氏了!

  也确实,钟宇侑同冯氏母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后来又娶了在润州做着丝绸生意的姓蔡的人家。也是他有眼光,在衙门领着差事做着小官吏,月俸不高,可名声好听,别说百姓了,就是地头蛇等闲都不敢惹他,如今再娶了商户人家,钱财有了,又在润州小有权势,房子票子哪样都不缺,自然乐得奉养这对儿母女。

  对冯舅娘来说,没有亲身的儿子,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看在钟老爷的份上,钟宇侑别说不敢怠慢了她,便是以他大咧不计较的性子,哪怕他媳妇蔡氏再多有闲话,总也不会真苛待了去。当然了,该给她该敬她的,一样也不少,但想要别的或者更多的,也是一样都没有。

  冯舅娘固然看着这庶子膈应,她闺女钟妙彤的嫁妆也不见得多,毕竟钟老爷留下的家产就那么薄薄一些些,这些都是唬不了人的,所以眼见远在会稽的小姑子这般自在,谢府到如今又是这般大富大贵,她这才起了那心思……

  钟宇侑这日刚从衙门下了匙回府,蔡氏就急急巴巴地领着会稽来的人上前,攢着眉头听小厮从会稽捎来的话,这一听,顿时就坐立不安了,哪里还能等到第二日,忙遣人去衙门报备,自个儿就带着人骑马前往会稽。

  这会稽的亲戚,严格说来还是钟宇侑的姑姑,在当年钟老爷还活着的时候,两家关系近,互通有无,做姐姐的也会帮着钟老爷这个弟弟,后来钟老爷过逝,虽不至于断了来往,到底是有些生分了。可哪怕在钟府再困难的时候,钟宇侑都没想过去求到会稽郡……

  亲戚的情分总是会淡的,常去打搅,这情分便回越来越薄,钟宇侑可比冯舅娘有脑子多了,他们府里如今瞧着慢慢地好了起来,可日后什么风向谁知道?万一真有个大事,看在往昔情分上,他上门去求一求,钟老夫人也会伸把手,哪知道这就叫他嫡母给搅合了一通,把这点子情分耗得是干干净净!

  蔡氏或许没听出来,他可瞧出来了,虽然明着不过捎句话的事情,可那话中的意思,不就是已经烦这冯舅娘母女了吗?

  这还叫他如何等得住?还来不及准备,待到天明,立时就出发了!

  钟宇侑一到谢府,就被谢衡请去昭文居叙旧了。

  对于表亲这一脉,谢衡幼年时期也是见过的,到如今早就不大记事了,依稀还想得哪几个人物,但名字什么的也早就记不太清了。这会儿把钟宇侑迎了进来,坐到书房、说话叙旧。

  钟宇侑此来,就是为了接冯舅娘母女回润州的。谢衡并无不可,顺着他意思遣了元月去杏园知会,顺道帮着冯舅娘整顿。

  待冯舅娘和钟妙彤见了元月,心中不由地一紧,再等元月道明了来意,哪里还容她们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