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系统的功用
  这样打定主意之后,林舒便开始上网了解这时候的背景讯息。

  他想了解这时候网上流行什么,目前哪些游戏和软件正当红——林舒由于从事的这一行业,对于it业发展至今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具体细节和精细时间就有点问题了,毕竟他的大脑不是电脑,无法记得每一个热门项目开始研发,研发成功和上市发行的时间。

  他唯一记得清清楚楚的只有自家公司所有项目和同期竞争对手的研发进程。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林舒又不想抄袭或者剽窃他人的作品。他本身有技术有眼光,只要了解一下当前的技术和流行趋势,自然可以创造出有足够竞争力的作品。就算这几年出现过再怎么经典出色的作品,他也没有照抄的欲望,最多借鉴下比较经典的系统设定或者在定位上的精妙之处。

  经典不等于完美。再经典的作品,也不代表就毫无缺陷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行业发展的正途。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林舒对这一点清楚得很。抄袭是会抄出惯性的,原本才华横溢的人,一旦习惯了“借鉴”,也会慢慢失去创新能力。而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在这个行业是没有任何未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本来这也不是能够抄袭得了的内容。林舒连自家几个主打项目的代码都记不住十之一二,详细的数据和剧情设定更是只记得一些关键点和经典任务,即使让他重新召集人手重制一次,也最多只能做到主旨相似,而无法百分百还原。

  这就是人脑的悲哀了——如果林舒手上能带一份主程序的拷贝,哪怕光是靠反解析,林舒也能独自还原出整个游戏,连数据公式都能一个符号不差的。

  但是没有主程序,哪怕林舒的大脑是创造出整个游戏世界的□□主,还是嘛用没有。

  但是能够预知未来的趋势发展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比如说他能够更加精确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新技术,选择更有前途的平台;比如他虽然不记得游戏的具体代码段落,却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大部分遭遇过的技术难题,选择什么的优化方式更加高速有效;更重要的是,林舒了解多个相关行业技术发展的核心进程,他虽然不能复制还原,却能借助外部力量促进和加快行业的发展。

  所以总体来说,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要有钱。

  网络时代,蹲家里攒个钱不算什么难题,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收钱,以及把钱存在哪里。

  林舒对着电脑思考了三十秒,心里有了主意。

  第二天早上六点,林舒被叫起来去上学。

  林舒离开家乡好多年,虽然中途也回来过,但是终究是记忆有些模糊了。他很是花费了一些功夫才想起上学的路线,然后乘了两站公交车到了学校。

  话说他小学时是五班还是六班?好像是六班吧?

  他想了想,从书包里拿出课本瞅了瞅,才确定自己是四年五班的学生。

  果然人年纪大了,记性就会变差。

  他这样调侃了自己一句,就推门走进了教室。

  但是找座位就是个难题了。上学时的座位月月换,谁记得自己是坐在哪里。就算林舒努力想要回忆起当年的同桌,无奈同桌的数量太多,年限太短,他还真的一时记不起来。

  无奈之下,只好出贱招。

  他从书包里摸出一块巧克力,找了坐在后门门侧的男生说道:“这个,换我们早读换个位置,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