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快船王朝 第119章 泰王郑信
  “志鹏、光仔听到没有,辉仔说的很清楚了。辉仔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篮球,你们就去做具体的事情,有问题吗?”李文华非常满意的说道,自家的小孙子果然不愧是小诸葛,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么好的生意。

  “没有问题,老爸,保证完成任务。”李志鹏笑着说道,对自己的宝贝小儿子的建议也是非常满意,不愧是自己的种,就是这么优秀。

  “爷爷,没有问题。”李耀光也肯定的回答道。

  “好,志鹏,你把泰国洪门的情况介绍一下。”马来西亚算是过了,李文华把话题转移到泰国上面来了。

  “好的,老爸。泰国洪门要从根源上来说,那就是历史故事了,泰国的洪门话事人郑远程是历史人物郑智勇的后代。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先从泰国国王郑信说起。”李志鹏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爹李文华,想知道当讲还是不当讲。

  “讲,光仔和辉仔也听听郑信和郑智勇的英雄事迹,要立大志,像华人英雄学习。”李文华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然后闭着眼睛说道。

  “好的,郑信又叫达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皇五大帝之首,是泰国历史上重要的第三个统一王朝吞武里王朝的国王、建立者,又称吞武里大帝、达信大帝、郑信、郑昭、郑昭王、披耶达,为中国广东潮汕人,父亲郑镛是中国广东潮州府澄海县华富村人(今汕头市澄海区广益街道华富居委)。

  泰国王室最早由中国清朝的郑信(泰名:达信)创立。

  泰王朝沦亡后,中国广东潮汕人郑信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击退缅军,并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国家,建立了泰国历史上重要的第三个统一王朝吞武里王朝,并于1767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吞武里大帝,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

  这是历史上首位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

  郑信在位15年,于1782年亡故。因其爱民、仁德之心,对国家民族贡献巨大,泰国人民对他十分敬仰,被誉为泰国18世纪的华裔民族英雄。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的12月28日即吞武里大帝登基之日为‘郑皇节’,以示以这位民族英雄的怀念。泰国政府在曼谷市吞武里广场中央建立了‘郑皇达信纪念碑’供人瞻仰。

  郑信自幼被当朝大臣拍耶节悉收为义子,取泰名信。信幼年入寺院受教育,懂泰语、巴利文、汉语和越语。21岁剃度为僧,还俗后由义父扶持入宫廷服务,任御前侍卫。后获封爵为披耶,晋升达城军政长官,故泰国史书称之为达信或披耶达。

  郑信十三岁完成了全部课程,由义父拍耶节悉大臣为之举行‘剃顶髻’(男孩留一发髻于头顶,将发髻剃去后,即表示已成年;同中国古代‘束发’的意义相似)。剃顶髻仪式完成后,就落发为沙弥,并前往大城城外地去的三殿寺继续研习佛典与巴利经文。

  还俗之后,义父就将郑信送入内廷充当国王侍卫。毋隆葛国王对郑信爱护有加,除令其再研习泰文与巴利文之外,还学习中文、印度文和缅文。

  郑信二十一岁时,义父拍耶节悉大臣再为他举行落发为比丘仪式,拜葛沙瓦寺通理高僧为师;出家为僧,共计三夏,然后还俗,仍任内廷官职。

  年轻的郑信,不但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多,而且勤勉好学,所以后来登上王位后,能够自己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此外,他还精通律志和兵法,骑术高明,能操多种武器,在泰国历史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因此,他的功业,尤其是晚年遭遇事迹,一直成为世界学者研究的主题。

  郑信在毋隆葛王时代曾先后出任以下官职:

  1、任巡抚官,代表国王到泰北各城巡察,判决有关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