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使节入京
  原作中,那个老头儿…不,是那域主一统北域之后,君涎就让蓉月与北域的亲人相认了。有了这样的地位,再嫁给大启的皇帝,身份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

  嫡亲公主的身份怎么是这些个下人丫鬟能比的。

  而且,看那书中,蓉月她姥爷痛哭流涕的模样,各种惋惜,相信现在的蓉月站在自己这边,能发挥的作用肯定更大。

  忙碌的日子里时间总是不够用,一天天的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季。

  日子一天天转凉,也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段时间里总算是见到了两场雨水,可这落下来的水根本就积不住,很快就渗到了地下。

  土地实在是太干了,吃水吃的厉害。

  看看那裂了纹的地面,上边种植的植物也基本是颗粒无收。这一年根本就不是减产那么简单了,不少村庄都绝了产,很多百姓就靠着朝廷的救济过日子。

  好在大启国库丰盈,这巨大的、难以计算的开支也能撑上一阵子。也好在大启面域广阔,北边旱了还有南边。靠着这些,才没有引发百姓的慌乱暴动。

  只希望这次旱情可以撑过去,明年能够风调雨顺。

  如此盘算着,盼望着,等来的不是一场解救大启于干旱的大雨,而是北域那边派来的使者。

  压下那封和亲的折子过了也就半个多月,没有任何征兆的,就收到了北域使臣来访的消息。而且这个消息传入皇宫时,那一队来访的使臣已经到了都城门外。

  这可真是杀了林沐之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就在忙着规划秋收与冬藏粮食分配的大启朝廷,变得更加忙碌起来。匆匆安排了使馆,又开了一把结算递到林沐之面前,倒是让皇帝眉头皱的更深。

  国库再怎么丰盈富裕,也抵不过这么长时间的大规模开支。

  君涎在南边依旧没什么大消息,只是知道仗一直在打;北边的旱情即便现在有所缓解,生活用水不愁,那群虫子也在入秋后的第一股寒流里死了大片,可这已经到了秋天,就算这样,对收获什么的也根本不用抱希望。

  再加上目前还在准备棉服一类的物品救济百姓——看这气温骤降的架势,今年的冬天怎么都暖不起来了。

  所以,现在又来了一群吃干饭的使臣,皇帝陛下怎么能笑的出来。

  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虽然是这样说,可这邻里关系的和谐十分重要。于是在安顿了使臣的第二天,宫中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晚宴,欢迎这来自北域的使节。

  这次的晚宴可比不上过年的那场,无论是规模上还是用度上。反正现在的林沐之看着国库开支已经开始觉得肉疼了。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因为只是小规模的宴会,来的人也就少了些。可出乎意料的是,前来参加的大启官员都到齐了,就连林沐之这个皇帝都来了,那群前来拜访的使臣仍不见踪影。

  这种‘不给面子’的做法,让在座的朝臣十分不满,林沐之也觉得奇怪。

  可客人不来,主人也不能擅自开席么不是。于是,一帮子人就这样干坐着等了差不多半盏茶的功夫,那些使臣总算是到了。

  一般来说,邦国结交的外联大臣都是固定的那几个,有经验、懂礼数又口才好,可这次带头的人十分陌生,反正林沐之是没有任何印象。

  那人一身灰袍,身材魁梧,瞧着十分年轻的模样。

  也是,这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