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男儿
�”燕七默默合上书。

  “份内的事,不要抱怨。”燕九少爷依旧慢吞吞地说话,拿眼瞟了瞟面前青花瓷的茶盅,燕七就条件反射地拿了茶壶给他续上茶,“口嫌体正直。”燕九少爷给她这一行为定性。

  话是跟燕七学的,事实上燕九少爷已达十年的人生第一个学会说的词就是“卧槽”。

  第二个学会说的是“七”。

  “爹”和“娘”是直到三岁上才学会说的,因为身边没有实物,无从教起也无从叫起。

  爹娘呢?说起来满把都是鼻涕。

  燕氏一族世居京都,分宗后家里最大的boss就是燕老太爷夫妇,一口气生养了四个脆生生的嫡亲儿子,大儿子做了文官,二儿子做了武将,三儿子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四儿子在家待业啃老。

  单说二儿子,也就是燕七和燕九少爷亲生的爹燕二老爷,做武将做到了边关去,镇守祖国的北疆大漠,去赴任时燕七不到两岁,燕九少爷几个月大,去没多久,边关起了战事,一封战报抵京,阵亡名单里头一个就是燕二老爷的名字。

  且不说燕家上下如何伤心欲绝,守边大将战死,尸骨总得运回京都安葬吧?战报上却说“尸骨无存”,这不是怪事么?就算是被乱刀砍碎了,那也还能留滩肉泥儿呢,尸骨无存,怎么个死法儿才能死得连个骨头渣子都留不下?

  人都说“入土为安”,逝者不入葬,生者心难安,然而那边正忙着打仗,谁有功夫给你寻尸首?合府上下伤心难过的时候,燕二太太连夜悄悄出城,直奔北漠边关,留书只有八个字: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燕二太太是武将家的闺女,虽未学过功夫,骨子里却有着武将世家传承的胆气和刚强,咬着牙将儿女暂时托付给燕老太太照管,怀着满腔悲痛踏上了千里为夫收尸之路。

  待到了塞北,燕二太太傻了眼:特么站城楼子上亲自带人巡视的骚包玩意儿不是我家老头是谁啊?!青天白日活见鬼啦?!

  后来知道是战报有误,更正的战报在燕二太太离京的时候已经快抵京了,两下里打了个时间差。

  丈夫既然没事,燕二太太就要立刻回京,家里还有俩孩子呢,要不说女人难做,顾完了丈夫顾孩子。人还没离城,皇帝佬子的旨意到了:凡驻关将士,未得皇诏,不得擅离。携带去的家眷也要留下,免得混入敌国内奸,什么时候准许回来了,还得先经过“清白调查”才能入京。

  这借口只能骗鬼,事实则是彼时朝中皇储之位竞争正烈,多方势力博弈之下总会有池鱼被殃及,政客们的心思不易猜,每一道命令的颁布都自有用意。

  燕二太太就这样带着一脸卧槽地被留在了边关,随着燕二老爷一驻至今八年余,有家不能回,有子不能寻,每日望穿泪眼,只能三天一张纸条、五天一封家书地往回寄,靠此同自己远在天涯另一端的儿女联络感情。

  边关与京都之间来往的书信,封封都要拆,封封都要检查,于是检查机关的同志们都知道了燕二太太平均多少天同燕二老爷吵一次架,燕二老爷说了什么梦话,燕二老爷某天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就出了门,燕二老爷多看了街上姑娘一眼,燕二老爷放了个九转连环螺旋屁,燕二老爷脱了袜子后总喜欢闻一闻等等家庭秘闻,以及,燕七几岁就不再花样吃鼻涕了,燕九少爷尿炕挑战濡湿四条褥子失败,燕七和核桃死磕崩飞了大门牙,燕九少爷嘴炮模式大开连讽带刺使得张寡妇闹着上吊自杀未遂连夜同隔壁王叔叔携嫁妆私奔不幸双双掉进小河沟一个歪了嘴一个断了腿,还以及,燕九少爷说燕七暗慕大理寺卿家某孙子一看到人家就流口水,燕七说一切都是燕小九脑补某孙子只是因为长得太像糯米糍而且她流口水不是垂涎人家是因为被崩飞的门牙还没长好,燕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