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msp; 映月应声赶忙要出去,被谢重华唤住,“娘,我没有不舒服,真的没有,就是看见你太高兴了。”说着抱住母亲,她再也忍不住心底的酸楚与委屈,哭得哀痛不已。

  她上辈子全被沈雍毁了,谢重华再也不要过那样的日子。

  江氏不明所以,只当女儿撒娇,搂了她拍着背温柔哄道:“傻孩子,娘在这呢,昭昭什么都不用怕。”

  谢重华听得眼眶更红,抽噎着道:“娘,您别走。”

  “好,娘不走。”江氏满脸慈笑,抱着女儿要哄她睡觉。

  谢重华却不肯睡,生怕睡醒之后眼前的美好都烟消云散了,她贪婪的抱着母亲,忆起前尘往事又是内疚又是伤心。

  江氏替她掩了掩被角,想起归雁山之事仍心有余悸,叮嘱道:“昭昭,想做什么就大方去做,娘从来不愿拘着你,只求你平平安安的。那日你若不是私自跑出去,但凡身边有个丫头,至于被困在坡底那么久吗?说来都是你三叔的不是,他明明看见了你独自往山间走的,竟然不陪着你去,否则你哪会受这等苦?”

  三叔!

  想起三叔谢元盛,谢重华就浑身一颤。

  谢家子息单薄,老太爷仅有三子,大老爷谢元盟与二老爷谢元益都是老太太所出,只这位三老爷是个妾生子。

  其实说庶出还好听了些,谢老太爷自诩清流名士,又因着谢家家风家学,一向严以克己。若要说人生污点,就是二十年前与同僚赴诗会喝酒后做下的荒唐事。

  谢元盛的生母是个红倌人,一夜风流后怀上的他,她抱着孩子登门认亲,让谢老太爷好生愤怒。谢老太爷当时以为服侍他们的都是清倌,不曾想沾了那样的女子,却又不能让谢家子嗣遗落在外,便打发走了那名女子,只将谢元盛交给他的一名小妾抚养。

  因此,谢老太爷生前每每看见庶子都会想到过去那段往事,是以十分不喜欢他。

  谢元盛不得老太爷欢心,在府中地位可见一斑,而谢家诗书礼仪之家,谢元盛却从武不从文,十四岁时自作主张跟随路威将军去了战场。前年他回京述职被安排在御前当侍卫,老太爷气怒不已,去年谢元盛回金陵,没阵子素来健朗的老太爷就过世了。

  府中就有流言,道老太爷的死与三老爷有关。谢重华起初只当误会,毕竟三叔对祖父再有怨言,也毕竟是父子,可知晓他后来做的那些事后,她觉得谢元盛还真可能做得出来。

  谢元盛在御前当了几年侍卫便被庆元帝安排进了兵部,世人只当他是莽夫,却不想经国治理的手段也很了得,他从兵部侍郎做到兵部尚书,后来更是直升为右相,成为天子重臣。

  他得势后,罢黜了父亲的官职,又亲手将二叔押入牢狱,名义上是大义灭亲,实则都是在报复昔年家族对他的苛待与轻视,谢家人人都得仰他鼻息过日子。

  想到谢元盛今后报复人的手段,谢重华心生惧意,抬眸弱弱的问:“娘,三叔呢?”

  江氏微有惊讶,不甚在意的回道:“他犯了这等疏忽,老太太罚他在山上守宗庙半月,现儿不在府里。”

  谢家的祖坟在归燕山上,百年家庙也在山上,只是经年无人,又逢清明时节,想想都觉得萧条可怖。

  谢重华心知沈雍后来之所以敢那样不择手段的逼迫自己,都是因为得了谢元盛的首肯。他是谢元盛的左膀右臂,谢元盛将一个眼中毫无分量的侄女“嫁”给他,可以赢得沈雍忠心,何乐而不为?

  再活一世,谢重华懂得了审时度势,前世晚期的生活早就磨平了她所有棱角,哪还有昔日闺中时的盛气凌人。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