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番外(完)
  薛氏和徐氏皆想要落叶归根, 徐氏病重无法成行,待她逝世,薛氏身体也不甚硬朗,却想亲自带着相处大半辈子的老姐妹回去。

  祖母去世, 林琛上书要为其守孝一年, 圣上体谅他一片孝心,夺情, 让他一年后可官复原职。于是林琛得以拖家带口陪着母亲和外祖母一同回了姑苏。

  而把徐氏下葬不久,薛氏便病倒在榻上,一日身体差过一日, 她却并未上心, 反而还劝着孩子们,让他们不必伤神伤心。

  对她如此情态,众人皆是不解,又无人解答, 只能隐下神色, 只顺着老人家的情绪。

  姜闻始终守在母亲身边,忽的一日, 薛氏容光焕发,众人皆有所感,纷纷泪眼朦胧,不敢作声。

  “琛儿, 先带着听语和孩子们出去, 我与你母亲说说话。”

  林琛听后, 强忍悲痛,带着妻儿缓缓退出去,守在门外。

  “娘,你要与我说什么?”姜闻握住她的手,感觉有些凉,便又覆上另外一只手,轻轻搓着。

  “闻儿……”

  “嗯,我在呢!”

  “君意……”

  姜闻抬眼,带着调侃的语气道:“您想跟君意说话?那刚刚何必让他出去?”

  薛氏摇头,回手抓紧女儿的手,期待的问:“为什么叫‘君意’?”

  姜闻怔愣,“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是不是你爹?闻儿,是不是你爹?”薛氏睁大双眼,紧紧盯着姜闻的脸,生怕错漏任何一丝神色。

  姜闻可以有无数个糊弄过去的答案,但此时此刻看着母亲的眼,突然说不出敷衍的话来,头缓缓低下,“是。”

  薛氏得到肯定的答复,嘴角一点点扯开,眼睛极亮,却有一滴泪滑落,“他、他在哪儿?”

  姜闻闭眼,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笃定道:“虽不能与您相见,但是父亲一直陪在您身旁,他怕走的太早,下一世无法与您相遇。”

  薛氏一听,眼神中盛满欢喜,那雀跃的模样,任是谁也想不到她已在弥留之际。

  眼眶实在挡不住眼中的泪,姜闻只随意的用手抹去,又笑着反问:“所以为什么叫君意?”

  “这是我与你爹的约定,不告诉你哩!”

  薛氏露出一个含羞带怯的笑,一如当年那个害羞却热烈的少女——

  “姜明一!我今日作了一首诗,念给你听好不好?”

  明媚的少女学着老夫子粗声粗气的咳了几下,摇头晃脑的念道:“我住姑苏南,君住姑苏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如何?”

  俊秀的少年作出一副仔细思考的样子,突然趁着少女不注意,在她额头上不轻不重的敲了一下:“把先人的诗改了几句拿来,也不害臊吗?”

  “不害臊!不害臊!姜明一你得顺着我,不然我就与你和离!”少女掐着腰得意洋洋,“再问你一遍,到底如何啊?”

  少年背着手走了两步,余光注意到她一直在盯着自己,站定,戏弄道:“新娘子与我诉衷肠,自然是极好的。”

  少女心思被戳破,脸一红,背过身去,“反正诗是好的!”

  姜明一站在她身后,从她身侧探出看她的脸,“诗也是极好的,不如将来我们有了儿子,便取‘君意’二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