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留宿宫中
  事有反常,必有根由。

  薛琅是带着父亲薛沣的满腔期许进宫的。自古以来, 婚姻嫁娶, 先看家世。薛沣身为京兆薛的嫡系子弟, 却没什么仕途上的野心,在国子监这个清水衙门里担个五品的博士就很知足了。由于某些缘故,早年间他与母亲兄长有了矛盾,甚至闹到从薛家老宅里搬出来的地步。尽管双方近年来关系有所缓和,但在外人看来, 薛沣在薛家已经是边缘人物了。

  薛沣本来不觉得有什么, 不就是奉承他的人少点, 听到的风言风语多一点吗。然而当心爱的嫡长女一天天长大,薛沣着手为女儿的终身大事做打算的时候,他惊觉事情有些不对头。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看得上的人家看不上他女儿,而看得上他女儿的人家他看不上。

  薛沣这下就傻眼了,生平第一次为自己的“不上进”感到后悔。为了女儿的婚事,他正发愁是向兄长低头还是向母亲认错的关口, 皇宫里同样为女儿犯愁的庆元帝咣当扔下一道旨意——要从诗书官宦之家聘选名门闺秀充当公主伴读。

  薛沣立刻把女儿的名字报了上去, 和多数人不同,他没什么当皇子岳父的野心, 只是希望女儿能进宫一圈镀个金, 将来说亲时未来女婿的门第能往上拔一拔。

  薛琅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父亲打包送进宫里来了。她虽说是世家女,但是生母早逝,祖母不喜, 承担对她教养之责的继母笑里藏奸,家里无个正经的女性长辈能提点她一些私密的东西——譬如宫妃们的喜好。

  想起在薛家老宅听到过的只言片语,薛琅心中略有所悟。选公主伴读原与选秀不同,皇帝不会插手,拿主意的是公主们的母亲。此次共有六位公主需要选伴读,其中最尊贵的无疑是嫡出的十公主。据说十公主之母何皇后端庄沉稳,素性简朴,不喜奢华,想来这些人是投其所好才穿的素淡。

  想清楚这些,薛琅反倒释然了。她的家世不上不下,本来就没太大希望被皇后选中担任十公主的伴读。不过十公主不成,还有其他五位公主呢,其中八公主、九公主都与她年龄相仿,未必不行。而且看看站在前排的几位姑娘,有一位穿着大红刻丝四时景褙子配鹅黄妆花八幅湘裙,颜色比她穿的还艳丽呢。方才她好像听人说起过,这位姑娘是左龙武军大将军,定国公之女孟淑和

  关于何皇后的喜好,薛琅却是同绝大多数人一样想岔了。

  庆元帝不喜欢个性强硬的女人,后宫妃嫔虽说是环肥燕瘦,各有动人之态,性情倒是一个比一个柔顺。轮到女儿这里,庆元帝同样想把她们往文雅安静的方向培养。然而何皇后与庆元帝想法不同,她自己过得谨慎小心,憋屈了半辈子,完全不想让女儿走她的老路。在何皇后看来,她的女儿生来就是天之骄女,只要不出大格,骄纵些又如何,横竖有三个哥哥能替她撑腰呢。面对小辈们,何皇后亦是偏爱活泼的姑娘,只是她一向谨慎,不肯轻易表露出来。因此虽然她不喜欢安阳长公主这个善于钻营的小姑子,对崔桐这个侄女儿倒没什么恶感,反倒时常唤她进宫来陪唐烟玩耍。

  不过明面上她是绝对不会违逆庆元帝的意思的。挑选公主伴读的两轮比试都是按照考察大家闺秀的标准设置,第一轮是考校针线活,第二轮是考校学识,一番筛选下来,剩下约莫五十位闺秀。当然,何皇后事先敲定的人全部留下了。

  接下来就是面谈环节,做主的是何皇后和夏淑妃。夏淑妃出身范阳夏氏,进宫不久就得了庆元帝的宠爱,随即获封淑妃,身怀有孕并连续诞下八皇子和九皇子。然后她顺风顺水的日子就到此为止了,两个儿子相继病逝,夏淑妃痛失爱子,险些一病不起,后来虽缓过来了,但仍是病歪歪的。庆元帝怜惜她,就将病故的田修仪的一双儿女交给她抚养,今天她就是为了养女八公主过来的。

  一年三百六十日,夏淑妃有三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