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御驾亲征
  庆元十九年春, 大周皇帝点起三十万兵马北上讨伐草原,兵部尚书、定国公和博远侯等多位文臣武将跟随, 太子留守京师主持朝政。

  消息传到齐王府, 又一次装病翘班在家的唐煜惊得打翻了茶杯,毁了幅前朝名家的泼墨山水画,为此心疼了半天。这还不算完, 庆元帝又将次子提溜到宫里耳提面命了一番,大意是说老子安排你到礼部是让你锻炼去的, 不是让你去玩的,嘱咐唐煜多帮点监国的兄长的忙, 再偷懒的话回头让他好看。

  庆元帝说这话的时候没避着旁人, 起居郎、翰林学士之类的朝臣都在,等于是给唐煜下了道口谕, 让他在太子监国期间从旁辅佐。

  我的亲爹哎,这不是要儿子的命吗, 权力这玩意一朝沾手, 哪能那么容易放下来。就算他不接,也有人会贴过来的。唐煜心中抱怨不迭,离了紫宸殿脸就耷拉下来了。

  太监总管吴质出来送他,唐煜从袖子里摸了个荷包递过去:“公公留着喝茶吧。敢问公公, 父皇有传六弟入宫吗?”若是父皇对他和六弟两个入朝听政的皇子都这么说, 那问题就不算大。六弟在光禄寺干得不错,万寿节时还得了夸奖,没道理漏过他的。

  吴质笑眯眯地收了荷包:“老奴看陛下没有传鲁王进宫的意思——恕老奴多说一句, 陛下对齐王您可是寄予厚望啊。”

  这“厚望”压得唐煜有点喘不过来气,他咬了咬牙,折身向东宫而去。

  “你跟我装什么哑巴。”奏折山后,唐烽暴躁地说。一直视为支柱的父皇即将率军对阵异族,临走前将整个国家的胆子移交到他肩上,唐烽即使当了多年太子,理论知识无比丰富,也觉得压力有点大。

  在他面前装了一刻钟闷葫芦的弟弟终于开口了:“父皇这——真是老当益壮啊。”

  “说什么呢,小心父皇打你板子!”

  “朝臣中反对的声音怕是不少吧。”唐煜绕着弯子打探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父皇此举有些行险了。”

  前世征讨草原的主将是上任镇国公郑之远,今生他莫名身故后,唐煜亦曾考虑过北伐主将的人选,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朝中的武将,觉得论资历论功劳论简在帝心的程度,主将之位非定国公孟晟莫属,没想到父皇最终决定自己上。上一次郑之远是打赢了,但前世诸多事情今生已有不同,这一次镇国公不在,此战胜败难料。如果父皇放弃御驾亲征的念头,他自然也不用担什么辅助储君的责任了。

  “哪一次父皇决意用兵朝堂上是没人反对的?”唐烽淡淡地说,“若非父皇命我监国,我更愿追随父皇北上。五弟,你想问什么就直说,我没时间同你兜圈子。”

  “臣弟刚从父皇那里回来,”唐煜尴尬地笑了笑,接着转述了庆元帝的原话,“……三哥你也知道,我实在不是那块料,蒋大人背地里不知抱怨我多少次了。况且我的王妃才有了身子,我得多陪陪她……”

  唐烽将眼睛从奏折上抬起:“男子汉大丈夫,哪有成日围着媳妇打转的。我可没听蒋尚书抱怨过你。他就算抱怨,也是因为你不用功牵连他挨了父皇的骂。”

  “三哥——”

  “五弟,”唐烽烦躁地拉了拉衣领,“时局糜烂至此,容不得你我懈怠了,寻常百姓家中还讲究什么‘打虎亲兄弟’,你真要看着三哥我累死吗?还是你以为我是那等嫉贤妒能的小人,看不得兄弟一展才华?”

  唐煜身子一震。

  正午时分,旭日当空。步出东宫的唐煜驻足沉思,思索今日之事。看来他成天躲着是有些刻意了,从父皇和皇兄二人的言行来看,是真想让他在朝政上尽一把力的。

  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