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真假
  顾皎紧张得反胃, 即使被李恒画戟上扎着的人头吓得要死的时候,也没到如此程度。

  她将两手缩在长长的衣袖里,感受着袖兜里那个装着手镯的小盒子的重量。

  这小玩意, 便决定着她的命运。

  李恒走在前面,步伐和往日一般沉稳,甚至更稳一些。

  流水声来的时候, 他顿了一下, 对梁又道, “此间风光, 倒是不错的。”

  梁又接口,“九州许多好景致,都在藏在深山荒野中。”

  魏先生好奇, “梁先生探访了许多?”

  “先帝年轻时候喜好游玩,带我逛遍九州许多地方——”

  顾皎抠着那木头盒子, 一个个老油条, 越大场面,越是举重若轻。

  她便不再管他们, 落在最后, 问旁边的含烟要热水喝。热水入腹, 打个寒颤, 好歹缓解了许多不安。她将杯子还回去,去见辜大和几个弓箭手守在锦帐外面, 很不放心的样子。她过去, 道, “辜大,不是让你回去休息?这几日跟着我奔波,再强也顶不住的。”

  “劳夫人操心,我已睡了两个时辰。”辜大看着不远处的梁又,道,“那老先生,着实让人不放心。”

  她笑一下,便要回去。

  不想辜大却道,“夫人——”

  她回头,他道,“夫人改了我的命,改了我几十个兄弟的命,又护得龙口和河西万民。”

  顾皎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出这般话来,只好勉强一笑。

  不料得他继续道,“只要夫人所愿,我们必不负夫人。请夫人也——”他顿了一下,“不负——”

  没说完,他垂下了头。

  可顾皎却听得有些明白了,她心跳了跳,缓缓走开。

  顾皎落在最后入了锦帐,那三个男人已经就坐,对着九州堪舆图交谈起来。

  有从人来安排茶点,杨丫儿还给单送了火盆和手炉。

  她捧着手炉,只觉那三人里,李恒最耀眼。

  他眉目不动,听着梁又高谈阔论,何处有他的多少庄子,哪里发现了露天的矿山,试探应该如何用,高炉如何建;哪样的铁更硬,哪样的更韧,哪处的工匠更耐使唤。至于交接,他在某处藏了多少金子,又有几处金矿和盐井。林林总总,竟果然将家底翻了出来。

  魏先生更关注的却是朝堂上事,除了万州王外,哪个诸侯更听他的话,哪个能臣唯燕王俯首是瞻。天下间的秘辛,信手拈来,当真是讲得明明白白。

  大约是为了炫耀,梁又还谈及自己在朝政上的几个改革,关于税法,关于如何削弱诸侯的权势,或者更干脆一些,怎么才能将士人的根子断了。

  李恒听见士人二字便来了兴趣,“高家乃是燕州士族,兴旺几百年。你如何要灭了士人?”

  “九州大,可容数万万人容身;可九州又小,养不活那许多食利且不劳的废物。”梁又显然对士族也无好感,“一片草原,能活百千羊;百千羊,能喂食一个狼群;若狼群分了群,从一变二,二变得三,又如何?九州譬如草原,百姓如同牛羊,士人便是狼群。若要得平衡,还需皇帝这头虎来,压制了狼群——”

  魏先生听得起劲,又问了几个问题。

  反反复复,竟显出些祥和的模样来。

  外面的太阳逐渐升起,阳光照在水面上,粼粼波光。又有光透过锦布射进来,落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