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老师
  为什么写这个手记呢?

  一方面,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从临床老师的口中,我发现,我们国家普通老百姓医学常识太薄弱,用我们神经内科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比疾病更可怕的是贫穷,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无知”,很多悲剧都是知识缺乏所导致的。

  另一方面,我发现,现在市面上医学相关,可以朗朗上手,让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一看就明白的书籍,太少,不然就是太不专业,然而,专业严谨的医学书,怕是除了医学专业的学生、医学院的老师能看得懂,其他的人,看不懂,也看不进去。

  所以,综上,我想把我的经验和我从老师、师哥师姐那里学来的经验以及对生命、健康的感悟,用诙谐幽默、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给大家,让大家,小到生活上感冒发烧腹泻失眠,大到灾难现场,都能知道遇见什么样的情况,该怎么办,不慌张。

  说得有点枯燥了,但我希望可以通过我微薄的努力给大家在关键时刻可以提供帮助,可以挽救一个人是一个人,毕竟老师经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学医,其实欢乐还是蛮多的,让我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介于下个月就要进临床实习,那我就带你们一起,先回忆一下实习之前我在医学院经历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大一的时候,我最喜欢上解剖课,倒不是因为我多么喜欢解剖和人体结构,而是……教解剖的老师是个男老师,而且长得还很好看,气质儒雅,脾气特别温柔。

  关于解剖,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其实还蛮多的,细细讲地话,太琐碎,先讲一些此时此刻打字的时候能想得起来的事情吧。

  第一次进停尸房,我们学校是中医药类大学,对解剖方面的重视度,说实话,没有西医院校的重视度高,停尸房很少,新校区就解剖楼有两三间,当然,至于解剖楼下埋尸体的事情我等下再跟你讲,解剖楼里面特别凉快,我们都说它是阴阴的凉,心理作用吧。停尸房里面的布局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我以为我们见到的大体老师应该都是新鲜的,泡在福尔马林尸缸的那样,然而并不是,是干尸,也不是尸缸,是那种带冷冻的尸柜,和冰柜差不多,说白了,其实就是带冷气的棺材,不过材质是金属而已。

  老师说:“我们把柜子打开吧”。

  老师的语气真的是非常平淡,平淡到极致,感觉开大体老师的柜子跟拆快递一样,貌似还带着一丝丝雀跃,出于对尸体的畏惧,我们缩在一起,没人敢掀开盖在尸柜上的铁盖子,“哎呦,不要害怕嘛,”老师过来伸手就把盖子掀开,我们吓到嘤嘤嘤,现在想起来,也真是怂。

  事情也不是你想的那样,尸柜一打开就是大体老师,不是,大体老师被装在一个长长大大的黄色的包里面,“这个是老师给你们做好的尸体”,当时听到解剖老师这么说的时候,头皮上的毛囊都要炸了。

  “做好的尸体。”

  ?

  医学院里的解剖教研室的老师,一天到晚就是和大体老师扎堆在一起,上课的时候,当我们学骨头(就是解剖里面骨学部分),我们都以为拿到手的骨头是模型,解剖老师一再强调,一定要分清模型和标本的区别,模型是假的,标本是真的,当时我捧着一个人颅骨把玩,吓得我脑仁子一震,有种触犯到他人亡魂的感觉,“其实人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也不会留下,”老师经常用人死如灯灭来解除我们对尸体的恐惧。

  我们学校的大体老师大部分是买来的,老师说,现在大体老师越来越不好买了,我们就疑问,“那么多自愿捐献供医学研究的大体老师呢?”,老师笑笑,说,在西医院捐献尸体的情况要比中医院多得多。(其实,我很想把这些医院还有学校名字都按实写出来,但是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