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归家归家
  人定胜天这句话从来都不是什么虚言, 军政一联手,再加上当地百姓为了家园拼命, 这么一处灾祸不过是用了三日的功夫,就清理干净了。而更让人欣喜的是, 许是这人们努力挣扎的劲头感动了老天, 在这出河流堵塞被清理了之后, 不过是两天的功夫, 那原本磅礴的似乎天都要倾倒下来一般的大雨, 居然生生的止住了。虽说太阳还没能出来,可那零星的小雨已经不再能阻拦人们的出行了。

  借着这一股子东风, 那颇有些才干的县令又赶忙的组织起各处的百姓们,开始清理各个因为大雨而有些损毁的水渠, 小溪, 如此一来, 连着田地间的积水, 城里的内涝也都慢慢的得到了缓解。

  等着天彻底的放晴, 县令那么一盘点,嗬, 这心总算是落回了位置, 虽然说这一次水灾, 到底还是有了些损失,庄稼的收成怎么挽救,只怕也就鞥呢有个五六成,可和颗粒无收, 甚至闹出什么流民来,那真是不知道有多好了。为了这个,县令微微激动了一下,然后就做了一件往日他怎么也不会做的事儿,那就是直接上折子,给这些兵丁们请功。

  一个文人,又是在情绪激荡的情况下写的折子,那语气用词,那排比渲染。。。反正妥妥是写出了超水平,绝对够感染人。等着这折子送到了上头,不说这文章怎么好吧,光是这灾祸的程度和受损挽救回来的数字,就让上头的一众大佬们也一时有些惊喜了起来。

  有那本就算是中立的,对着武人不算排挤的就说了:

  “那些个粗人,往日瞧着在地方上也就净匪能有个用处,如今看来,还是咱们小看了他们,这些救民于水火的事儿上,他们也是有些能为的。”

  还有那勋贵出身的,瞧着上头坐着的皇帝脸色温和,看在同为武人的份上,忍不住又给披上了一层光,

  “有没有能为且不说,倒是这忠心为国的心思上很不错。没因为不和自己相干,就袖手旁观了去。可见他们有多实在。”

  为啥每每国家盛世之后,皇帝都要防备武人?不就因为军权嘛,不就是怕武人造反吗,可若是实在人呢?若是忠心为国呢?那这防备是不是就能轻些?在整个武人阶层的地位问题上,武勋人家和所有的武人那都是同一个战线。

  有这样为这武人说话的,自然也有对武人不削的,可这事儿他们他们却不好开口说什么反驳的话,毕竟这边人家刚帮了你们文官救灾,救助地方,你这里就反咬一口。。。那也太不讲究了,整个一个恩将仇报,传出去他们还要不要做人了?所以最多,也就是有人嘀咕了一句:

  “这,这到底不合乎规矩。”

  可不想这话刚出口,皇帝的脸色就那么一沉,然后有眼色的皇室宗亲就跳出来说到:

  “规矩?规矩能有人命重要?规矩能有粮食重要?若是那边流民成灾,到时候救灾还不定要出去多少国帑,折损多少人丁呢。若是在大发些,这水灾过后必有大疫,这又要多出多少事儿来?又会折损多少人丁,多多少国库消耗?这么一算,这所谓的规矩,也不过是如此。要臣说,陛下这事儿咱们不但不能将就规矩,还应该赏才是,若是天下各处文武在这样的天灾**时候,都能同心协力,那这天下大治可就不远了。”

  这话都说到天下大治的问题上去了,这让文臣们怎么反驳?难道是说他们不想天下大治?哎呦,若是敢这么说,那这罪名可就大了,妥妥是心怀怨望,想造反啊。所以喽,这事儿到了这里,嘿,那县令就用了这么一个折子,将所有人都给套进去,升官发财了。

  是的,所有人,连着这县令自己,也得了个知道变通,是个心怀百姓的好管的额考评,明明是受了灾,还得了赏,这真是天上掉馅饼。至于百姓?这都是有常规章程的,受灾了,按照受灾的程度给一定的免税比例呗,这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