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从县城回来之后,韩峰带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些礼物和韩千晴来到赵清家,行正式的拜师礼。

  这是赵清见过最简陋的拜师礼,同时也是最热情的。

  行完拜师礼后,赵清给弟子的礼物是一枚水滴型的坠子,坠子温润通透,没有丝毫杂质,一看就是被人温养过,韩千晴不知道该不该收,看了一眼父亲,见父亲颔首,这才收下。

  然后赵清就被请到韩家一起吃个晚饭,在韩家看来,拜师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必须好好庆祝一下。

  赵清平时在村里也偶尔会见到韩家人,但对于他们却了解得不多,只是点头之交,现在接触下来才发现他们不仅热情,还很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家庭教养也很好。

  晚饭过后,韩峰就送赵清回宿舍了,赵清百般推脱,直道学校那么近没必要送,韩峰坚持,最后还是韩峰亲自送他回去。

  原来韩峰告诉家人赵清送了很贵重的礼物,韩建山作为大家长告诫家人以后就像尊敬他一般尊敬赵清。

  后来赵清就发现每逢过节,韩家人总会送些节礼,节礼多是吃的穿的用的,其他还好,就是这吃的,原谅他只会把食物弄熟,味道称不上多好。

  于是他就让韩家人不要再送了,他现在都用不完也是会浪费掉,哪知韩家人不送之后,改为请他到家里来一起过年过节,让他不禁感叹农村人的实诚热情。

  一来二去,赵清算是和韩家人熟识起来,再也没有了距离感。

  ***

  忙完韩千晴的拜师礼,韩峰夫妇又全力投入了村子的建设的边境的贸易之中。

  上次去县城,韩峰和陈立成还有陈显聊了很多他所遇到的问题,想着或许他们学识渊博能有解决之道。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相比于信息落后的农村来说,县城里接触的信息确实先进许多,尤其是陈显装了一台电脑,平时喜爱上网看看新闻。

  岳父和大舅哥给了他很多建议和一些关于农村建设经验的书籍,他花了一些时间整理出来适合村子的发展之道,拿出来和几个村干部讨论之后再落实。

  等村委拿出个章程之后就通知村里人,有时候不是每个村民都同意实行的,还要一一去做思想工作,总的说来这是个复杂又繁琐的工作。

  而且韩峰又要兼顾他的生意,忙得团团转,好在还有陈丽梅这个贤内助从旁协助,才让他有一丝喘息的空间。

  家里人忙,孩子们也知道体谅,每天乖乖做好自己的事情。

  韩千晴自从正式拜师后,每天放学就去老师办公室接受指导。

  然而进步缓慢,韩千晴芯子是个成年人,成年人的思维和小孩子的思维可以说是两极,老师可以在白纸上纵情渲染,可是面对不是白纸的学生,总是困难许多。

  赵清也看出来了,自己这个学生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且有的想法已经僵化,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出现这样矛盾的情况。

  正因为她的想法多,理解的角度也不一样,赵清看破不说破。他让韩千晴做的不是苦练而是打破她固有的思维。

  韩千晴很苦恼,她不知道小孩子的思维是怎么样的,想努力也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以前她还很庆幸自己保留着上辈子是记忆,现在看来也不完全是好事嘛!

  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停滞不前,韩千晴别提多懊恼了,一连几天都是盯着窗外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十二月的阳光温暖和煦,韩千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