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好看的,不过室内也能收到太阳光吗?”

  好奇的问题层出不穷,欧阳博艺笑容满面的给他们解释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的关键。

  不过一会儿,沈明洲旁边摆放的屏幕出现了三维透视建模。

  所有围观者都变成了红灿灿一片,形象清晰又怪异的出现在屏幕上。

  “这是三维透视热成像。”沈明洲将蜻蜓设置悬停,简单介绍道,“这架无人机一切功能,都是靠太阳能驱动的。”

  普通民众不懂太阳能奥秘,但是看得懂热成像。

  他们从无人机前稍稍路过,就能见到屏幕上跟随移动的热源。

  直白单纯的演示,比什么高深理论更吸引人。

  沈明洲的蜻蜓,在展览会场吸引了大量的围观者,连带着旁边展览的参赛选手,都凑过来看热闹。

  有担忧自身隐私的,“这个远红外这么清晰,不会我在家里做什么都看得见吧。”

  也有明白这架无人机用途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在搜救上的功能,什么地震山洪泥石流塌方,那时候你怕是哭着喊着求求别人看见你。”

  气氛融洽,虽然参观者大多不懂里面的技术含量,善意的感叹和赞许,同样令人心情愉快。

  因为沈明洲的蜻蜓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参赛的无人机展台,都会吸引不少的民众驻足。

  沈浩特地将展台排在远离澄明中学参赛选手的位置,默默的等待专家评委上门。

  他是不屑于去看别人的技术的。

  毕竟,这次他带着来参赛的无人机,由沈氏科技工程师亲自改装,从头到尾都是技术含量,基本上锁定了一等奖的位置。

  自动避障、激光跟踪、云台摄影,虽然没能实现新能源的构想,但是无人机拥有一小时续航,已经够他傲视续航十几分钟的无人机市场了。

  他自信满满,对周围好奇驻足的人不屑一顾。

  沈浩看过这次评委的照片,他只用给专家们解释自己无人机独特之处就行。

  然而,他不理会别人,别人也要提问。

  晃晃悠悠感受了科技力量的路人,走到他这个展台,顿时对无人机感兴趣起来。

  “小朋友,你这无人机很帅啊。”路人客套的赞美。

  沈浩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这款无人机摒弃了大霞的常规外观,做成了迷彩喷漆,当然帅气!

  路人抬头看了看展板,本来不懂什么无人机技术,之前看过了某台无人机表演之后,顿时变成了略懂的入门选手。

  他说:“哦,你这款也有自动避障功能啊。”

  “是的,自动避障是新功能,一般无人机没有的。”

  路人露出一个困惑的眼神,但是没有反驳他,继续问道:“你这上面介绍说,激光追踪、云台摄影,是不是那种可以扫描一下,变出来模型的功能啊?”

  所以外行就是麻烦。

  沈浩听完只想笑他。扫描建模的无人机,都能独立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做专项技术了,这人真是不知道这项科技有多复杂。

  于是,他说:“你说的那种功能,市面上根本不会有。我做的激光追踪是利用激光特性,协助标记目标位置,兼顾拍照摄影的功能。”

  末了,他还补充道:“很高级的,普通无人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