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趣。

  他们多是经历过实验室、研究所的中国特色化教导,所以看通讯作者就像看老板,学术水平不论,负责给钱就行。

  名不经传的作者,找起来麻烦许多。

  好奇的人截图拼音,图图相传,居然都没人出来认领的!

  一传十,十传百。

  没有实验室、研究所认领的论文,顿时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以至于平时不敢打扰圈内大能的博士们,都开始拖着导师,想知道这个mingzhou shen是谁?

  “沈明洲?”

  谢春应了然于心,见博士们急切不已,笑得恣意,“他是澄明中学的高中生啊。你们当然不认识。”

  博士:您说什么???

  一切匪夷所思的困惑,都由科协手上的“科普之声”官方账号终结疑惑。

  ——国内澄明中学研究员沈明洲、欧阳博艺,建立新型太阳能转换模型,提出转换率高达60.12%的理论技术,由《ene》期刊封面发表。

  普普通通的例行发布研究成果,却因为内容,让关注者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

  “卧槽,关注科普之声这么久,还第一次见他们发高中生研究成果的!逼格骤降。”

  “没想到会有研究员去中学当老师的?我记得这个《ene》还很难投成功的吧!”

  “艹!你们看到名字没?什么老师?又是沈明洲!”

  科普之声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效应出现了。

  大多数关注者都喜欢在微博上畅享八卦,此时看到“沈明洲”三个词,跟看到炸弹似的一蹦三丈高!

  金鱼脑子也想起来了——

  太阳能!沈明洲!

  经过论坛精英光荣出征的辉煌战果,网络对沈明洲的印象已经往“天才少年拯救世界”上靠。

  现在,官方账号来一段爆炸短消息,直接将沈明洲再送热搜!

  各路围观群众、热心瓜民见名就进,差点被一堆感叹号给逼退出去。

  沈明洲之前炒作的太阳能是真的!!!!

  ……真的太阳能啊?

  网络也是有记忆的,那通早就被删了的生活报新闻重新摆上台面。

  网友们惊呆了,这误会百转千回怎么又回到了起跑线?

  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大家,沈明洲的太阳能技术能刊登国际期刊,那谁还敢不要脸的开嘲讽啊?!

  大家悲伤、愤怒,感受到无情社会隐瞒幕后真相的可恶欺骗。

  实验室里起早贪黑研究员看到都哭了。

  学术期刊过稿你们以为是八卦小报写新闻,洒洒水就是几千字啊?!

  拜托,我们讲科技含量的,写个几百字都挠破头,最后还要给专家审稿,根据专家提问二改三改四五改的好吗!

  研究员字字血泪,差点写出千字作文自述生平。

  现在高中生这么厉害了,这才十六岁又是码农偶像,又是《ene》期刊论文第一作者,还要不要大龄青年努力奋斗了?

  各方言论在网络上点燃。

  沈明洲三个字热搜越攀越高,连带着几个官方账号的转发,更让人讨论得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