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br />   未来系统创造人在他们面前谈论即将统治世界的规划,他们却认为:这笑话太有意思了,再讲一个?

  观看展示打发时间的阿诺德教授,并不像沈明洲想象的那种,对所有学生作品都感兴趣。

  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研究项目,能够得到他一丝关注,停下来听一听选手的介绍。

  不过选手说得再多,他也是点点头,并不提问。

  沈明洲扫了这些项目的内容,路况监控系统、空间定位研究、智能化攀岩机器人,上面提到的理论技术浅显易懂,既然他都能看明白,估计阿诺德教授这样的老专家,只用看一眼对方的宣传展板,都清楚里面运用的技术。

  结束了工程类的项目,能让阿诺德教授驻足的展台更少了。

  生化类、环境类的展区,阿诺德教授一直在跟沈明洲聊邵炼。

  “威廉来到mit的时候,相当出名。年纪小,只有十二岁,居然要连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名要当阿尔伯特的学生,钻研数学。阿尔伯特脾气比他还怪,不同意,所以我就把威廉要了过来,跟我一起做人工智能研究。因为我喜欢天才。”

  阿诺德笑着在会场漫步,怀念过去一般说道,“天才是上帝的馈赠,他们来到这个世上是带着使命的。我当时以为,威廉就是为了掌控下一个时代,才来到世上的天才。”

  沈明洲没有从邵炼那儿得到任何关于美国求学的经历,阿诺德教授却记得清清楚楚。

  小小年纪的孩子,站起来刚到成年人胸口,却能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说得心服口服,甘当助手。

  十三岁发表第一篇人工智能论文,震撼人工智能界,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继续攻读博士,连一点儿享受灯光和赞誉的欲望都没有,全副身心都放在了研究上。

  无人机、太阳能、神经网络、新材料,一切新鲜事物都能吸引邵炼的注意,关上实验室大门研究几个月,过不了多久,又能用论文指导领域下一个时代的方向。

  “很多人说威廉冷漠高傲,其实他没有。”

  阿诺德教授了解邵炼,“他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说话直白又不留余地,认为简单的东西就会说简单,认为别人做法很蠢他就会说蠢,惹得不少人的痛恨。但是,我觉得他很可爱,他换研究目标,就像换一个玩具似的,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对世界的好奇。”

  听一位长辈讲述邵炼,对沈明洲来说充满新鲜感。

  原来,这么一个拿胡茬扎人、拖鞋短裤到处跑的家伙,在导师眼里的形象,仿佛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孩童,会因为研究出了新结果,骄傲的向世界炫耀。

  也会在论文发表之后,彻底对之前的研究失去兴趣。

  除了人工智能。

  邵炼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没有停止过。

  就算他突然中途去了其他领域,对邵炼来讲,不过是遇到了瓶颈,寻求放松的方式罢了。

  “威廉从没让我失望过。”阿诺德忽然停下脚步,凝视着沈明洲,认真的说道,“直到他回了中国。”

  作为一个两辈子第一次出国的中国人,沈明洲听到老教授的话,不禁皱起眉。

  这已经是阿诺德再次和他惋惜邵炼的离开。

  离开美国,回到中国,似乎成为了阿诺德久久散不去的心结。

  “你从中国来,可能不爱听我这么说。”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