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亚尔曼沉默的跟在评审团身边,听着阿诺德教授阐述着对无人机的期望。

  刚才,他讲述了一个足够改变人类命运的研究项目,这位计算机领域老教授,不仅无动于衷,还表现出病理研究不如无人机的态度。

  他怎么可能不生气!

  全球科技大赛层层选拔,从州赛走到现在,亚尔曼身边围绕着无数的呼声。

  遗传病能够完美攻克,让下一代儿童摆脱病症困扰,让拥有遗传病史的人自由恋爱繁育后代,多么伟大的研究!

  多么具有突破性的举措!

  比起那种只能在天上飞一飞,发回信息等着出动人力物力去解决困难的废物机器,好了千百万倍!

  亚尔曼以为,行星奖稳操胜券。

  不止是因为自己的导师威特身处评审团,也是因为他的项目真正能够拯救人类,名正言顺的配得上行星奖设立的意义!

  现在,他看到阿诺德教授的态度,心情凉了一半。

  万一阿诺德开口为沈明洲争夺行星奖,即使他不是评审,这群大赛的评判者们,说不定会看在老教授的面子上,开这个后门。

  优越的资本主义不是没有关系圈。

  只看关系圈够不够稳固,够不够重量级。

  马克.阿诺德代表的科研界话语权举足轻重,任何的研究所和实验室,都需要他和他的学生协助,才能够顺利使用上符合研究条件的模拟程序。

  邵炼能够在科研界站稳脚跟,凭借的同样是阿诺德的声望。

  否则,一个中国人,想在美国轻松的读研读博、发表论文,还脾气古怪招惹同实验室的研究员,早就被人随意的处置了。

  连声音都别想发出来。

  在亚尔曼心中,邵炼无疑是幸运儿。

  然而这份幸运,竟然继承在了沈明洲身上,着实惹人嫉妒。

  他抬起视线,远远的看到了沈明洲的展台。

  一群人黑发黑眼的中国人,哪怕穿着西装也让他嗤之以鼻。

  “郭老师,已经充能结束了吗?”

  “结束!”圆满完成任务的郭嘉良激动无比,“你测测数据就知道了。”

  他将蜻蜓交给沈明洲,看到身边的老人,上去礼貌的自我介绍。

  “您好,我是中国代表队的带队老师郭。”

  阿诺德教授跟他握了握手,回应道:“我是马克.阿诺德。”

  “啊,十分高兴见到您。”郭嘉良很明显不认识阿诺德,毕竟是全球科技大赛范围外的超级科学家,只听名字,他还真的没能反应过来。

  没反应过来的代价,就是郭嘉良错过了跟国际顶尖科学家拍照合影的绝佳时机。

  但是,他获得了与评审团逐一握手的好机会!

  沈明洲在台前测试蜻蜓系统,经过充分太阳能照射的无人机,内部供能情况稳定,随时都能开始展示。

  在操控蜻蜓之前,沈明洲将装有万物系统的电脑,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捕捉、传输、建模,完整的一套体系,才是完整的搜救无人机。

  “阿诺德教授,这样的距离,您觉得合适吗?”他甚至询问老人,尽力想要照顾他衰老的视力。

  阿诺德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