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高小诺摇摇头:“李婶也年纪大了,长途奔波的,还要为咱家操心,不值当的。”

  才怪!李婶四十来岁的年纪,在高小诺看来完全是正好的年华,之所以不让她跟着,只是因为高小诺想要私自行动而已。

  明面上她跟着张甫远是照顾他的,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只有张甫远自己跟高小诺清楚。

  她去郡城主要是为了旅游啊!至于照顾张甫远,那只是次要的,这要是让李婶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

  李婶到现在都跟钱氏有联系,钱氏现在正致力于让她变成好妻子呢!前些日子还在为这件事儿而欣慰呢…

  综上所述,就算是让李婶子跟着方便太多,她也不会让她来的。

  不过这原因能让张甫远清楚吗?当然是不能的,所以高小诺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张甫远慢吞吞地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

  高小诺炸毛:“怎么的?你不相信我?”

  张甫远熟练地顺毛:“怎么可能呢?我妻子可真贴心。”

  高小诺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她们县到郡城,马车行驶的话需要一天半,包括了中途的休息时间,因为交了银子走的官道,所以路十分平坦。

  张甫远一天里有半天不在轿子上,府试眼看是就在眼前,哪怕是向来淡定的他也有点紧张,多数时候是在朱三的轿子上。

  朱三把书给带过来了,在他的自己的马车上面,平时两个人就窝在那座马车上读书。

  两个人年龄相差不多,论起学问肯定是张甫远比较出色,因此张甫远在那里也能为他指导一些东西。

  但是文无第一,张甫远的学问比朱三好,两个人讨论的话,朱三的有些观点也能给他启迪,说不上是单纯的帮忙。

  朱三不是这辈朱家的公子里唯一一个读书的,但确实是最有天赋的,他还是嫡系。

  他这回府试,整个朱家都很重视,包括这回运送货物,其实货物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朱三本人。

  朱家的人也乐意见到他们家公子发奋图强的样子。

  你要问朱三一个童生,哪怕是这回通过了也不过是个秀才,至于让朱家这么重视吗?

  这就要说到朱家的发达史了,长话短说,朱家是从朱三他祖父这一代发迹的,到了朱三父亲这一辈开始扩展。

  虽然说朱家有钱,但是没有底蕴。

  如何让一个家族有底蕴?当然是家里出一个官员了,秀才还不够,起码要是举人才可以,朱三就是这个希望。

  并且朱三同那位候府小姐的定亲,也是要在他考中秀才的基础上的。

  朱三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家里的财产他继承不了多少,换句话说,如果朱三考中了秀才,就算是他没考中举人,那有这门亲事,朱家就亏待不了他,朱家也能凭借这门亲事加深自家的底蕴。

  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他考中了举人,即能结下亲事,还能做官。

  高小诺事先准备了话本在自家马车上,张甫远不陪她她也挺悠闲,每天看话本汲取经验。

  高小诺目前最喜欢的一位作者,笔名叫“竹斋先生”,还是潘叔推荐给她的。

  竹斋先生的书大多数都不涉及情情爱爱,多是主角的某一段经历,可能也是升级流爽文,但是不乏让人深思的地方。

  相看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