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自从得到了张甫远这回考试中了案首的消息, 钱氏就开始翘首以盼着闺女回来了。

  算起来她也有将近一月没有见她闺女了,她正盘算着呢,人都有圈子,从前高小诺没出嫁的时候, 她没带高小诺去过县城的任何圈子。

  钱氏清楚呢!虽然说因为县令夫人, 各位夫人都没再嘲讽过高小诺的亲事, 但是当初张甫远确实只是个童生。

  她当初就算是带着高小诺去认识人, 估计人家也看不上她闺女。

  这女人啊,没出嫁以前, 交往看娘家,嫁人了之后, 再交往就要看夫家了。

  人看不上她闺女,可能在她面前还会收敛,她万一没看见呢?人家要是讽刺高小诺, 以她闺女那狗脾气, 估计要当场给人顶回去。

  哪怕她是亲娘, 钱氏也不觉得她闺女脾气好,这脾气, 多不被各家给儿子找媳妇的当家太太们喜欢。

  这也是当初钱氏没带高小诺去社交的最主要原因。

  钱氏不是没想过给高小诺别别这狗脾气, 但是高小诺的脾气早就印在骨子里了, 哪能轻易改掉?何况无论是丈夫还是婆婆, 都没觉得闺女的脾气有啥不对,于是钱氏心灰意冷选择放弃。

  当然,她私心里觉得, 女子脾气硬点也没什么,婆婆的脾气不也挺硬吗?别看公公在外边挺硬气,在婆婆面前敢不敢凶一句?他不敢。

  现在她害怕啥?她啥都不怕了!她亲爹是举人,丈夫是前途光明的秀才,哪怕是她闺女的脾气再差也会有人上赶着上去交往。

  钱氏觉得是机会了,她闺女长的多好看,各处都出色,她早就想要拉到人前让人看看了!

  钱氏打定了主意,让人专门去城门口等着,等到小姐跟女婿回来了要立马回去告诉她。

  高小诺也有点想家,想她跟张甫远的小院子,想钱氏还有高举人,也想孙氏跟存在感不怎么高的祖父,丝毫不清楚回去之后要面对什么。

  他们是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到县城的,下午的城门口蔫儿蔫儿的,基本上没有路过的行人,他们这一行就有点显眼。

  钱氏派的人眼尖,一下子就瞅见了,马上回去告诉了钱氏,钱氏收拾收拾东西就往高小诺家赶。

  李婶子跟侍棋在搬那些本来就不怎么多的东西,高小诺跟张甫远俩人在商量着明天去她娘家。

  张甫远之所以回来这么一趟,主要就是为了告诉高举人自己的决定,高举人在他眼中,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虽然他理想主义又办事迷糊,但是在张甫远心里,他是真的有把高举人当成自己的父亲。

  在父母都去世的时候,只有高举人专门跑到他家,跟他说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中。

  高举人虽然没说过什么肉麻话,但是对张甫远确实是关心的很,虽然说张甫远很清楚,高举人对他的关心是基于他的读书天赋上面的。

  张甫远知道,老师刚开始去家里找自己,只是为了圆他与昔日好友的情义,再后来之所以如此厚待自己,是因为他读书天赋超常,并不是有什么图谋,只是惜才而已。

  但是这么多年相处过来,高举人陪着他度过了从稚子到青年,在每一个阶段,都告诉他,他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

  张甫远的很多性格都是从高举人这里学过来的,如果没有高举人,张甫远也不清楚自己现在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可能浑浑噩噩,放弃读书,把先辈留下的家产挥霍殆尽,或者是继承家业,一辈子当个老老实实的点心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