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br />   平素里也是要上朝参政的,地位在六部尚书之上。

  同时,三少也的确肩负着教导太子之责,不过昔日的太子如今已经登基,新一任的太子未立。

  从正三品到正二品,这个跨度也算是可以了。

  太子,不对,应当说是当今,对母族和妻族的人都没这么提拔,皇上驾崩之后,内阁里就空出来一个位置,原来的正一品少师姜大人因病递了致仕的折子,相对应的,在内阁预备役上,一个人升上去了,也就意味着一个位置空出来了。

  整个京城都盯着这位置呢,大靖朝没有宰相,内阁就相当于宰相,试问天下官员谁不想入内阁,更何况当今刚刚登基,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上位,众人自然也都想着成为新君倚重之人。

  只是谁也没想到,会被远在江佑府丁忧的魏时占了便宜去。

  这位可从未在东宫待过,也从未立场鲜明地站在东宫背后,而且十几年来一直呆在平江府做知府,京城的事情少有参与。

  当今的这份看重,还真是让人出乎意料。

  哪怕是魏时,对此也是吃惊的,他想过太子登基之后会下旨起复他,但是万万没想到是用这样一个官职。

  他从正四品到正三品花了整整十二年,可是从正三品到正二品,才不过短短半年的时间。

  原本在他的规划里头,他升到正二品的时候,应该已经五十岁左右了,而不是连四十岁都未到。

  虽然还没有入阁,但是作为内阁的预备役,他应当算是大靖朝建朝以来最为年轻的那个了。

  最年轻的正二品太子少师,自然不可能在江佑府继续耽搁下去,当今刚刚登基,朝廷里边正是忙的时候,哪怕是顶着炎炎烈日,也得是要赶回京城去。

  在临走之前,魏成亲自安排人开祠堂,尔后,由魏时领头,在一年里进行第二次祭祖,头一次是魏远中状元归来,比起状元,太子少师,正二品的朝廷大员,才是更能够光宗耀祖的事情,当然得要开祠堂祭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