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煎饼果子
�,各种打扫工具是架在电动车后面驮来的。

  久不住人的房子打扫起来几乎处处是坑,沈小甜怕造成额外的损坏,家政阿姨们擦书柜的时候,她自己动手把书抱下来整理。

  刚整理了几本书,院子外面又有人用带着沽市方言喊她名字:

  “小甜啊!一大早就忙着收拾,早饭还没吃吧?”

  沈小甜走出去,看见刚刚的一个阿姨对着她晃了晃手里的包子。

  咕——

  肚子告诉沈小甜,它饿了。

  送包子来的阿姨姓李,家里的儿子比沈小甜大三岁,一直在省城工作,上个月和他在大学时候认识的女朋友办了婚礼。

  阿姨还没忘了指了指自己头顶羊毛似的卷儿说:“要不为大城结婚啊,我才不弄这个头发呢,花钱倒是其次,就在那儿干坐了一天,真是憋死我了。”

  手里拎着还烫手的包子,沈小甜还得回答阿姨时不时的问题。

  “工作是在一个高中当化学老师。”

  其实已经没了。

  “没有什么额外收入,刚开始工作,还得积累经验。”

  也没得什么机会积累了。

  “学生还挺好管的。”

  ……才没有。

  “有男朋友,大学时候认识的,人挺好的。”

  就是劈腿速度如风,估计可以在舞台上连开十八个大叉。

  内容很美好,气氛很和谐,阿姨很满意。

  目送了那个阿姨,沈小甜拎着包子回了房子里,一楼到处都是飞灰,只有二楼的阳台上好一点儿,她站在阳台上,刚打开装包子的塑料袋,就看见楼下一辆红白相间的摩托不紧不慢地从梧桐树下面驶来。

  骑车的人在她院子门口停了车一抬头,沈小甜笑了。

  “你放心,我没想跳楼。”

  她站在楼上,一本正经地说,还展示了一下手里的早餐。

  男人摘下头盔,对着她摆了摆手,又调转车头走了。

  沽县人说起包子,都是发面大包子,一个比沈小甜的脸还大。

  从前有个笑话,一个沽县人跑到广州创业,卖的就是沽县特产的大包子大馒头,过了三个月,生意做不下去了。

  不是因为他做的不好吃,是因为他的包子馒头太大了,广州人表示他们一顿根本吃不了一个。

  “一家人分我这一个包子吃,你们说我这生意还怎么做?”灰溜溜回乡的老板气苦。

  李阿姨给沈小甜的包子尺寸在沽市算不上大,面皮也不像沈小甜记忆里那样有发酵的香气,咬到第三口才吃到馅儿,是大葱猪肉的,很扎实地在包子里被攥成了肉蛋子。

  就是跟包子的体积不成正比。

  包子馅儿快被吃完的时候,男人骑着摩托车又回来了,摘下头盔,他说:

  “嘿,下来,我买了好吃的给你。”

  沈小甜笑了,早上的阳光被梧桐叶子遮蔽得斑驳,落在她软软的脸颊上:“又用好吃的引我下去,大好人,你不会真以为我要跳楼吧?”

  说着,她还是转身往楼下走,旧旧的木头楼梯被她一步一步踩得砰砰响。

  “你那包子一看就是桥下老高家卖的,馅儿比他的心眼儿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