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进城
p;安南六小是去年县城新增加的一所小学,招生条件比其他小学要宽松,并没有只招城市户口的学生。所以,像小铃铛家这样,虽然家里有工人但还是农村户口的,只要交得起学费,也有资格去上学。

  因为是新开的小学,学校也比较重视自己的名声,老师虽然不是资历最老的,但也都是正经师范毕业的,教学质量完全不用担心。虽然比不上一二三小学,但比溪村镇的学校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第六小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设有学前班,六岁的孩子完全就可以去学前班先学习,等到八岁通过考试进入一年级。

  陈烈两口子对教育都是重视的,他特意请了一天假带着妻子女儿去了六小看情况。这一趟,三人都很满意,就决定等到九月就让闺女过来读书。

  丈夫孩子都要去市里了,地里的庄稼也不怎么用她管,有几小只在,地里一根草都没有干净的很,沈兰觉得她自己在村里呆着也无趣。

  正好如今国家鼓励私人下海经商,沈兰在小铃铛的鼓动下,干脆在六小附近买了房子准备搬进城,顺便做点小生意打发时间。

  可惜沈兰没有医师资格证,她本身又对这一行不感兴趣,开卫生室是不可能的。

  好在华家以前出过不少的御医,先辈们收集了不少方子,其中美容养颜养生的方子最多。沈兰参照着这个,又跟家人商量了,打算开一个以滋补养生为主的粥馆。

  沈兰虽然对看病没兴趣,但对医书里的美容养颜养生很有兴趣。做这个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也不耽误她研究。

  有着医书作参考,又有小铃铛等在边上作指导,沈兰做的滋补养生粥有模有样。等她彻底熟悉了,已经月余快到小铃铛开学的时候了。

  陈烈怕沈兰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想着辞职跟她一块干。去年他们厂有两个辞职经商的,如今都赚了钱,陈烈也有些心动。

  他知道沈兰有钱,只不过他始终认为那是沈兰的,而养家糊口让妻女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但沈兰不这么想,陈烈如今拿的可是铁饭碗,前途一片广阔,怎么能跟着她胡闹呢。虽说国家鼓励下海经商,但沈兰并不看好这个,毕竟人的思想被束缚在某一个阶段,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所改变的。

  她自己倒是无所谓,权当是打发时间了,陈烈要是真的辞职跟着她干,想想都觉得亏。不过,沈兰也说了,她只是试验一下,如果效果好,陈烈再辞职也不迟。

  陈烈并不放心沈兰一个,就跟沈兰商量着不如让陈家宝夫妻来帮忙,至于他们的孩子也好说,到时候一起去六小,正好还是个伴儿。

  沈兰想了想说道:“我知道你想帮他们的心,可是利益这种东西是最容易破坏感情的,帮忙还是算了。我看不如这样,我呢反正也只是做粥,夏草包子做的不错,到时候让他们卖包子。我们两家一个店铺,包子配粥,岂不是两全其美?至于收入也好说,我们卖的又不一样,各算各的就行。”

  两口子意见达成一致,就去找夏草夫妻说这件事。

  陈家宝有些迟疑,他倒不是担心亏钱,也不担心陈烈骗他们,他就怕这政策到时候再有啥改变。出去开店,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到时候万一政策变了,他们怎么办?

  反倒是夏草有魄力,她一拍桌子说道:“兰子,嫂、嫂子跟你干,干了。”她想的明白,陈烈这分明是想要拉扯他们一把,人家两口子都不怕,她怕什么。

  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

  她拍着胸脯问道:“你们说,咋、咋整吧,嫂子、子、听你们、们的。”夏草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