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坐着站着都是钱……从两年前出了那事,口碑一坏,铺子只能关了。

  当时老爷想得好,觉得平稳度过等大家逐渐忘了那事不是没机会东山再起。

  现实却很残酷,你以前再发达,走背运时就感觉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府上那么多人,过日子不花钱吗?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突然要他吃喝收紧怎么可能?他们非但没收紧,反而还会频繁出去活动,四处拉关系跟人打听看有没有好机会能帮家里翻身。

  谢夫人只庆幸自己早就不管事了,后院当家的是两位少奶奶。

  管账的人最知道着急,她俩不是没说过,家里情况跟从前不同,让各房各院收紧些,别那么大手大脚。

  谁听呐?

  都想着家里还有那么多田地房产,旺铺也不少,哪怕生意停了还能短去花用?

  事实证明钱就是在变少,每天都在变少。

  老太太命不错,到死也没真正吃过苦头。谢家这时候其实已经没什么钱了,少爷少奶奶们都偷着在卖家里东西,卖完东西迟早得卖田卖地卖铺子。府上奴才已放走不少,余下这些还是负担,偏偏没他们不行,谢家宅院太大,每个院子不留一两个伺候的人?

  谢士洲再三提醒,让她看情况不对就去找陈六。

  怕她抹不开脸,又给塞了笔钱。

  安排了退路,又塞了钱,谢士洲还是不太放心。谢夫人心知她这辈子是不可能去跟亲儿子团聚,母子只能分开,她没想跑京里去添乱,安慰道:“不用挂记我,就算赶明谢家倒了,我有退路,我还能回娘家去。”

  “之前表妹那个事,他们不埋怨你?”

  谢夫人还笑了笑:“人都势利,只要你在京里一切都好,他们就算有些看法,也不会为难。你还给娘塞了钱,娘有钱能过不好吗?”

  谢夫人早年对钱玉嫃确实有看法,还想过有没有办法能治她,那是对儿媳妇,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到底不同。尤其谢士洲一直还是惦记着她,年年给她送东西,谢夫人想着她儿子有今天也不容易,就熄了各种心思,想着只要他好,别的就不想了。

  至于说钱玉嫃这儿媳妇,她本来没多喜欢,但因为这些年都没在一起生活,没起矛盾,自然也没多大意见。

  谢夫人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谢士洲才放宽心。

  想想她说的也没有错。

  世人大多势利,只要他在京中发展得好,哪怕相隔万里,他亲近的人还是能过得舒坦,少不了人送上门去帮助关心。

  这都是天福三年的事了,那之后谢士洲就没再回过蓉城。他还是找了人看着谢家,那一家子吃吃喝喝到天福五年,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个七七八八,谢士骞跟谢士新都看出家里没多大可能翻身,变着法往自己怀里揣东西。

  他俩带的头,底下人有样学样,偌大一个谢家彻底败亡,谢老爷让不孝子气死了,给他办完丧事两兄弟为分家大打出手的时候谢夫人悄然离开,也没回已叶家,而是住进谢士洲为以防万一提前置办的院落去。

  她有钱,也有人伺候,日子比从前倒不差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知道有些读者朋友不想看他们,我的个人习惯是完结之前各条线得收一收,铺开了不交待后续就难受。

  之前本来打算在皇帝驾崩那儿就把正文收了,儿女亲事啥的写成番外,想了想还是直接顺了下来,后面也没多少内容了,这部分当番外看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