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开了方子不说,若是寻常能见的草药,她还会亲自上山采药了送过来,还会过来复诊,直到病好了才作罢,不过叶大夫医术实在高,只她开的药,一般吃上几剂便能好,村子里好多积年的老症候,都让叶大夫治好了,村民私底下都叫她神医,自己也叫过一次,见叶大夫不大喜欢,也就不叫了,不过在黄大勇心里,叶大夫就是这天下最厉害的神医 。

  只不过叶大夫太瘦弱了些,村子里似他这般大的小子,那壮的都跟牛似的,黄大勇觉得叶大夫就是吃的太少,上回来村子里看诊,在家里吃饭,就吃那么一捏儿就说饱了,这不能吃哪壮实的起来,看看自己家里那俩半大小子,一顿饭能吃一盆,老话儿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真是一点儿不带

  ☆、山中冷泉

  不说黄大勇且说叶棠梨,背着药篓沿着山道往上走,说是山道其实就是上山打猎砍柴的走的多了便成了道,不是那种后世齐整的石头台阶,就这样的道也只到半山腰,再往上荆棘丛生人迹罕至,也就没路了,以棠梨的经验,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能采到好药。

  棠梨从背篓里拿出柴刀,把前头挡路的一丛荆棘丛砍断拨开,便瞧见了上头那颗碗口粗的松树上自己做的记号,上次来采药的时候发现了一大片野蘑菇,无毒,采了好些回去,跟鸡炖了,味道格外鲜美,一家子都喜欢,尤其傻姑连剩下的那点儿汤都伴着饭吃了。

  好在自己留了个心眼,知道这蘑菇采了还能长,盖好了松针腐叶并做了记号,这回倒省事了,棠里伸手抓住那颗碗口粗的松树,略一借力便跳了上去,上面是一块凸起的大青石,棠梨弯下腰往青石下一看,不禁笑了起来,果然长出了一片蘑菇,像一把把小伞撑开,把上面盖的松针腐叶顶了起来。

  大约是昨儿落了雨,蘑菇比上次多了许多,杜若采了小半筐,想着傻姑看见肯定高兴坏了,一想起傻姑笑的样子棠梨便又采了一些。

  傻姑是棠梨十岁那年捡回来的,那年城西观音祠庙会,爹娘带着她去瞧热闹,见着个要饭的花子,大冬□□不蔽体的蹲在墙根儿下瑟瑟发抖,棠梨就把爹刚买给她的桂花糕给了那人,后来他们回家的时候才发现,那要饭的竟然一路跟了回来,站在门外不走了,眼巴巴看着棠梨。

  后来娘心有不忍就跟爹商量,瞧着身体倒壮实,正好驿馆里缺个养马的,要不就把人留下了,横竖也有个营生糊口,不至于在去街上要饭了。

  把人留下来才知,长得虽壮实却是个实打实的女子,年纪也不老,问她多大了,家在哪儿,就知道嘿嘿傻笑,爹娘没辙,这时候知道了是个女子更不能把人拒之门外了,只能留下了,不能养马就在后院打杂,人虽有些痴傻吃的也多力气也大,干起活来一个顶仨。

  这几年棠梨一直给她施针,虽仍有些傻傻的,却比前些年好了许多,简单的话也能应答上来,告诉她什么事也能记住一些。

  棠梨知道这种病大约有两种病因,一是胎里带天生的,一是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天生痴傻是发育不全或是基因遗传,是治不好的,而后一种却有希望,便不能彻底治愈也能好转,傻姑便是这一种,棠梨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把傻姑彻底医好,让她做一个正常人。虽然这个希望有些渺茫,但有希望总是好的。

  棠梨采了蘑菇,又把松针腐叶盖在了上面,这样下次还能采,收拾好直起腰,瞧见旁边的灌木丛中有一颗直直高高的杆儿,上面的细小的芽穗,瞧着像野芝麻,棠梨眼睛一亮,她知道这不是野芝麻,这是白龙皮也就是天麻。

  棠梨抓着旁边的野藤过去,从药篓里拿出铲子,小心了拨开那从灌木沿根部开始小心的挖了起来,天麻喜疏松的沙质土,故此并不难挖,不一会儿那白嫩嫩的一棵白龙皮便挖了出来,棠梨拿在手上比了比,有自己手掌大,暗道造化,今儿果然是大有收获。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