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 (7)
  过节的人都看过来。

  碧空万里,慧风和畅,草木萌发的上巳节时节,大家伙儿都在喝酒玩乐、写诗做赋的闹腾,年轻英俊、高大挺拔的皇帝陛下穿着一身儿修身的青绿色“巡逻装”,牵线奔跑,仰首远望,整个人都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和情趣。

  三阿哥的眼睛追逐着亲阿玛的身影,追随着风筝的身影,发现众人的注视后,特别是那些视线火热冒着绿光的“魔女们”,心里一突。

  热情似火、大胆泼辣的满洲女子、蒙古族女子,温柔纤细、知书达理的汉家女子,风情各异、不停抛媚眼的其他民族女子……。

  三阿哥真心觉得,他应该拉着亲阿玛去帐篷看书嗷,就不能让亲阿玛在外面让饥饿的“魔女们”更动心。

  自觉失策的三阿哥后悔。

  习惯了被人注视,完全没有在意的皇帝陛下把风筝放飞到适当高度,交替的放出和拉回风筝线,让风筝保持平稳飞行状态,然后抓住一个起风的机会将风筝送上高空,利索地将线剪断,任其飘逝。

  “飞飞啊。”三阿哥被风筝翱翔天空的身姿吸引,喊出来,“阿玛--苍鹰飞飞。”

  “飞飞。”亲阿玛望着逐渐消失在天边的小风筝,把胖儿子一下子举国头顶,迎着阳光的笑容里带着一抹虔诚,“风筝飞飞,阿玛的胖宝健康强壮,无忧亦无愁。”

  胖宝瞬间忘记一切担忧,快乐得哇哇哇大喊,“胖宝--巴图鲁啊--阿玛--泽安啊。”

  三阿哥想起自己响亮的大名儿。

  这个时候当然是用正式名儿。

  亲阿玛因着他无忧无虑、满怀梦想的小模样开心,“我们泽安是巴图鲁。”

  随即他想起小么儿刚刚出生时候的瘦小,举着他高兴地玩举高高,到林子里飞高高。

  “阿玛--泽安飞飞--。”

  “阿玛--高高--。”

  “哇--阿玛--哇”

  …………

  这一片地方刹那间都是大清国三阿哥兴奋的欢声笑语。

  三阿哥感觉今天是他非常--非常--非常开心难忘的一天。

  “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在一年之始的春天放风筝不光是国人钟爱的一个玩乐,还是一项古老的习俗——“放晦气”,人们节日避邪的一种护身符。

  把风筝放上天去,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这样就可以放走“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法难”的目的。不信佛不信道不信满天神灵的阿玛亲自给他放风筝,祈求风筝把他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泽安开心啊--阿玛--。”三阿哥冲着亲阿玛大喊。

  他被亲阿玛抱在怀里,父子两个一起站在一颗大树最高的一根树枝上。

  绵延起伏的西山山脉,奔腾不息的永定河水,郁郁葱葱、春花烂漫的草地,欢笑过节的人群,顿生一种迎风飞翔、登高望远的感觉。

  还有狭窄曲折、幽静深邃的林间小路,较为隐蔽的泉水溪流叮咚。

  避喧而见独,不亦仙乎哉!

  绝顶遥看万里空,不亦乐乎哉!

  亲阿玛发现胖儿子没有了这一整天的焦虑不安,笑容开怀。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把适意的风景特征概括为二点,“旷如”和“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