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可见这人有些来历。

  她想了想问:“那陶婆子和四姑娘有渊源?”才说完就回过味来,“想是靳姨娘以前使过的吧?”

  她们不是家生子儿奴才,十几年前还没在府里,因此并不知道这番前因。抱弦左右瞧了没人,方才点头,“四姑娘在这府里没什么依靠,老人使着可心,所以让我来托你。”

  月鉴长叹了一声道:“四姑娘是想姨娘了,听说靳姨娘生下她不久就死了,四姑娘打小就没娘。如今回了谢家,住着亲娘以前的院子,自然愿意以前的老人来伺候她。”

  抱弦道:“可不,不管靳姨娘犯了什么错,四姑娘到底没有错。倘或能把人调进园子,自然是最好。万一调不进来,也不强求,四姑娘不是执拗性子,过去了也就忘了。”

  月鉴慢慢颔首,略顿了顿复道:“要把人弄进淡月轩,倒也不是不能够,只是府里人多嘴杂,怕背后生出闲话来。”

  抱弦笑道:“正因这个才来找你,只别和外人说起,全当巧合罢了。至于闲言碎语,神仙也挡不住空闲的嘴,这府里有几个人不在背后议论四姑娘的?时候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既这么说,那就没什么可顾虑的了。对于月鉴来说,这种事不过举手之劳,顺水人情不做,倒是傻了。

  次日一早,她就领着两个嬷嬷并两个粗使的小丫头过了淡月轩。

  太阳才翻过院墙,夜里起了薄薄的雾,晨光打在正房的台阶上,满世界拢在一团柔软的光里。檐下放了竹帘,金丝藤红漆的,成片的篾竹拿金银线编排,和院子里脆嫩的荆桃相映,别有激烈玄妙的风味。果真屋子是要人经营的呀,空关了十几年的小院,早前传出闹鬼的传闻。现在四姑娘住进来,妥帖地收拾了,谁还想得起原先杂草丛生的样子!

  四姑娘站在檐下,面朝太阳,眯眼微笑的样子,还有些稚气未脱。老太太起得早,每天卯初就在上房升座,简直像皇帝上朝,接受家里晚辈的请安。从太太一辈,到老姨太太和姨娘,再到孙辈,重孙辈,按序进来磕头,一轮忙完也刚过辰时。四姑娘没有睡回笼觉的习惯,因此月鉴带人进来,她还是整整齐齐的,穿一件青缎掐花对襟外裳,戴着海棠滴翠的小簪头,立在三月的春光里,人是娇的,软的,像花儿一样。

  月鉴领人给四姑娘见礼,请四姑娘过目,“奴婢挑了这几个,是下人堆里最精干者,供姑娘驱使。老太太发了话,姑娘年轻面嫩,纵着这些奴才也不是方儿。要是有谁不服管教,姑娘只管打发人来知会奴婢,老太太自会派嬷嬷过来整顿。”

  清圆道好,“多谢姐姐了。”

  月鉴笑了笑,欠身又行一礼,回荟芳园去了。

  清圆站在那里一一打量,问:“谁是陶嬷嬷?”

  其中一个五十上下年纪的站出来,那双眼睛一抬,便讶然望住清圆,想是惊叹她与她娘长得像吧!

  主子自有很多话要问,春台带余下的人退出了院子,抱弦道:“姑娘别在外头站着了,雾还没散,仔细湿气入了骨,作头疼。快回屋里去吧!”一面招呼陶嬷嬷,“打盆水来,伺候姑娘盥手。”

  陶嬷嬷应了,去去很快复来。抱弦替四姑娘卷了袖子,她就一瞬不瞬地看着那双暖玉般的手浸入水里,看久了人有些恍惚,仿佛时光倒退,重又回到了十四年前似的。

  清圆拿手巾擦了手道:“嬷嬷是我娘跟前的老人,我好容易才找见你,如今把你调回来,只当故人重逢了。”

  陶嬷嬷腿弯子一软,便跪了下来,含泪说:“奴婢真没想到,时隔十四年,见着了姑娘。可惜姨娘不在了,倘或没出那档子事儿,如今天伦之乐,不知有多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