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清欢
  汤言页不再与他拐弯抹角,收起了嬉皮笑脸,眉清目秀的鹅蛋脸看着多了分严谨感,她开门见山的说道:“不错,小辈确实不为此事而来,实不相瞒,小辈实力微薄,想恳请老先生帮我个忙,救个人。”

  这“老匠头”不过数秒成了老先生,但从她口中说出来,后者听着反倒莫名老匠头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己仿佛真是个德高望重之人的错觉,只是垂首笑了笑:“姑娘还是称我为老匠头习惯些。”

  汤言页尴尬的笑了笑,忽然正经起来,倒是连她自己都有些不习惯,而且感觉挺没面子的,自己难得这么正经的说话,不料人家告诉你,你还是把我叫的难听些我更习惯。

  老匠头关了火炉,看了她一眼便往店里走着,自顾自说道:“姑娘你可能有所不知,当今学武之人数不胜数,分流分派更是比我这老头的头发都多,什么七门歪八的邪门功夫都冒腾出来,既没听过更是打不过,反而是那些玩真本事的开始销声匿迹,你让我这年过半百的糟老头救人,姑娘啊,即使我有心,此时也无力帮你。除非……”

  汤言页说道:“除非什么?”

  老匠头没好气的说:“除非你想让我去送命。”

  “……”

  话虽如此,但汤言页当真没有过这种让他送命的想法。老匠头虽然年过半百,并非亲眼所见,她也是半犹豫半担心,只是眼下过来见了一眼,光是他身体力健的举锤样子,便让她原本的犹豫消失的一干二净。

  分流分派在喜洲这座洲城中并不盛行,而是在京城周围和发起地临远城居多,倘若有天让分派齐聚一堂,想必阵容也勉强能称得上个武林大会了。武侠梦何人不有?只不过对于平常过的清闲且没有什么名利需求的人,是不会轻易去尝试闯荡这江湖的。

  老匠头继续说道:“我看姑娘年轻气盛,倒是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但若想触及于此,还需深思慎行,喜洲是一个被上天庇护的地方,若是姑娘需要,劝你还是雇一人在身侧便好。什么江湖什么功夫,在这喜洲都是屁。用不上的。”

  汤言页抿嘴想道,当年步储就是自己从临远城带回来的,那时候临远城刀锋遍地,她见步储时二人均还小,见小少年无父无母,饿得消瘦,她看着可怜,便给了他些碎银两和几个肉馅包子,小少年二话不说跟着她,替她挡下了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竹箭,她才将步储带回了家,让他跟于身侧。

  汤言页问道:“敢问阁下,是当地人吗?”

  “并不是。”老匠头说:“我是临远人。”

  临远城于国土边疆,国之重地,时常就会有几个大小战乱发生,临远人为了保身护城,渐渐有人开始习武,自立流派,长此以往有了一些小的支流,待人数增多便形成了支派,再从中选出最优秀的领头人,然后为其以阁命名。

  汤言页知道当今名声最大的,便是位于京城萧山,那个善于用箭的流派,传闻此箭出弓,不死也得半废,是门不留余力的狠功夫,此流派的领头人名为于单旸,因此其阁名为尘旸阁。

  喜洲有段时间也有流传出一些流派的说法,还有人道清欢渡就是这流派的其中之一,还为其阁派乱自取名,说归说,也没几人见除了清欢渡外还有谁出来行什么事,而且能像他那样来无影去无踪,连杀个人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人,世上仅有一人,可那人是谁无人知晓,时间一长,就没人再私下八卦这些。

  救人的救法无数,盲打莽撞的也有,靠智取救人的也不在少数,汤言页其实没想让他舍身,只要引开最麻烦的禄明非就好,毕竟二人先前交过手,到时再以切磋为由圆谎,禄明非也不一定发现出端倪。

  传言清欢渡轻功了得,轻功了得的人自然给人一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