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赤焰侵寻上瓦沟
  云娘借口查阅资料,与沈括约好在秘阁相见, 细问李士宁之事。沈括苦笑道:“陛下大怒, 已下旨令严治。李士宁结交宗室,频频出入睦亲宅确是事实。我还听说,先帝之母去世, 仁庙为其做挽歌, 李士宁把这首挽歌改头换面, 变成了赵世居要做皇帝的谶言, 赵世居闻之大喜,还重重赏赐了李士宁。”

  云娘皱眉道:“其中真真假假一时也难辨别。只是这样一来,难免会牵连到王相公。”

  沈括叹道:“陛下命我与邓琯、范百禄、徐禧共同纠治此案,李士宁一口咬定不知道李逢等人有叛逆之事,李逢、赵世居也说李士宁并不知晓。如今范百禄劾定李士宁有罪,徐禧以为李士宁并无关联,所以此案久拖不决。以后会如何进展,真的难以预料。”

  云娘沉默不语, 眼下朝局越发诡谲难辨, 她突然觉得一阵不安,走上前去推开阁楼的窗口, 怔怔向西望去,但见天高云淡、万籁清明,遥遥可以望见夷山,山间的林叶已经变黄,不知不觉中秋色已浓。一阵风吹来, 云娘打开的书本簌簌作响,她伸出手去,感受着秋风的阵阵寒意,轻声道:“凛冬将至,我等一言一行要小心了。”

  沈括思量片刻,决然道:“现在还不是悲秋的时候。”他亦来到窗口眺望,一轮艳阳已近中天,崇政殿、迩英殿、龙图阁、天章阁皆在秋阳的映射下熠熠生辉。沈括突然注意道:迩英殿的西面,竟有一股黑烟冲天而起,很快弥漫扩展,遮蔽了西天。不由失声:“不好,宫内失火了。”

  云娘亦大惊,她对内宫比沈括熟悉,可以辩出着火的地点在翰林院西部,翰林院西边围墙外是三司,这火便是从三司烧起来的。

  三司统管盐铁、度支、户部,总国家财利之事。号称计省,三司使又名计相,可见其紧要。云娘登时顾不得许多,与沈括抢先向宫城西部跑去。

  来到现场,才发现火已透天,火是从盐铁司烧起的,房顶已经被烧塌,浓烟之中还杂有纸屑飞灰,升腾飘扬。火势眼看就向度支、户部两司蔓延。火场外人倒是不少,却没见有人救火。云娘急了,高声对沈括道:“陛下现在崇政殿议事,你快去禀告,请求出动三衙禁军救火。”

  “三衙”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的统称,属于“上禁兵”,战斗力为诸军翘楚,非天子不能征调。沈括答应一声忙忙地去了,临行又折转回来嘱咐云娘 :“三司院西备有救火的水囊、水桶,娘子可令人拿来速用。”

  云娘冰冷的眼光扫视过在场诸人:“我朝火政最严,建隆二年内酒坊失火,太祖下令将疏忽之人投入火中活活烧死。此次三司大火,列位身为吏属难辞其咎。陛下虽宽仁,也不会纵容见火不救者。列位想要补过,就跟我一起入内灭火。”

  众人开始虽胆怯,但想到毕竟利益攸关,还是陆陆续续有人帮着云娘一起寻水囊、水桶,用力投入诸司房屋中。只是毕竟不是专业的救火人员,面对势头越来越猛的大火,力量还是有限。

  云娘正在心急如焚间,只见从三司北部的军器监里,一位官员带了上百名军士前来救火,且提前备好了盆、桶之类的救火器物,还带来了喷水救火的唧筒,不由心下一松,等官员走近了,才发现是大名鼎鼎的章惇。

  章惇看到云娘也在现场,只微微愣了一下便大笑道:“竟然被娘子抢先了,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啊。”顾不上与她多说,转身指挥兵士去救火。

  过了没多久,三衙禁军也赶来了,他们不愧是京城最精锐的部队,片刻间火势便得到控制。云娘突然想起一事,提醒章惇道:“内藏库据此不远,需严密监视,以防火势蔓延,三司现有禁兵救火,制诰还是领兵士去保护内藏库吧。”

  章惇笑道:“幸得娘子提醒,我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