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曲惊四座
  网络上, 剽窃事件的最后发展果然像沈茂竹推测的那样。

  当沈峭寒在音乐圈外的人气被炒到一定高度, 网友们又是膜拜他的作品,又是舔他的颜,正值最上头的时候, 之前那位音乐评论大v发布的几篇文章忽然被挖了出来——内容都是质疑沈峭寒如今的创作能力, 提及他回归华夏是因为在国外混不下去,近期又颓废到流连酒吧街等等。

  这几篇文章被转发传播的速度,明眼人一看, 就明白是有人在背后运作。不过,沈峭寒近几年的确没有新的佳作面世,这是事实, 他无法反驳。

  可以想象, 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而不做任何疏导,那么,之前堆砌在沈峭寒身上的溢美之词,最后将会轰然倒塌。

  到那时,只要再稍加舆论引导,就能将沈峭寒写成一个才气尽失、只能死死抓着剽窃事件自我炒作的人, 网友们难免要对他产生某种反感情绪——写不出好的作品, 你流连酒吧深夜买醉倒也罢了, 为什么非要死抓着《雏凤》剧组不放?是不是想蹭热度混脸熟?

  “还好,现在还没到那种程度,我们这边也在帮着控评。”

  电话里, 沈茂竹的声音十分轻松,似乎觉得眼下这场舆论战争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紧张的。

  “你写的那首曲子,昨天晚上他们录制了三遍,我都发给你。你自己挑一个感觉最好的出来,我尽快让‘交响之音’栏目发布。”

  “交响之音”,是苏艺旗下文艺向分公司“苏艺千弦”开办的网络栏目,旨在鼓励华夏原创交响曲的发展。它与华夏大剧院合作,承办了每年一度的交响乐盛典,近两年已经成为了华夏交响乐坛的口碑品牌。

  沈茂竹苦笑两声,又道:“我把谱子拿给乐团的时候,负责指挥的吴老师还把我训了一顿。他觉得,你这曲子有成为经典的资质,不该发布得这么仓促。

  “马上就十二月了,他希望你这支交响曲能够在年底的‘盛典’上首次面世。毕竟,盛典有国际音乐人到场,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期刊都会报道,那排面可比网络发布要大多了。”

  沈峭寒倒是不怎么在意。

  他最广受好评的两支交响曲,一支是在学校汇演上发布的,一支同样是网络发布,也并没有影响到它们在世界交响乐坛收获的评价。

  更何况,如今他这支灵感旋律早已被剽窃盗用,以电影宣传配乐的形式被大众知晓。即使《雏凤》官方已经把那段预告片删除,也难免有人存了下来,私底下聊起这个话题时,依旧会继续传播。

  如果他不能尽快发布自己的作品,那段配乐就有可能随着《雏凤》热度的持续,渐渐在人们印象里扎根。

  习惯是件可怕的事,人们总是更倾向于自己最初接触到的东西,哪怕它已经被证明“来路不正”。

  再加上,要是真的拖到一个月后,沈峭寒“才华尽失”的印象可能也已经随着舆论在大众心里形成,只要再稍加诱导,这支交响曲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被接受了。

  所以,他不能等。

  “我先听听,今晚之前选出来。”沈峭寒说,“麻烦您了。”

  “这孩子,说多少次了,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沈茂竹笑着斥了一句。

  挂掉电话,沈峭寒扭头看向书房门口。

  陶筱正端着一只玻璃碗推门而入,碗里放着剥好的柚子瓣。果肉是浅浅的粉色,上面那层薄衣已经被全部剥离,放在透明的碗里,块块晶莹剔透。

  “来吃点儿柚子,降降火。”陶筱笑眯眯把碗放在写字台上,“你最近这事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