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这下,周围的人都知道,老方家的小闺女不但听话乖巧,而且思想十分端正。

  也有人在背地里嘀咕,老方家这闺女怎么张口闭口就是语录,莫不是个傻的?

  春去秋来,停课一年多的学校纷纷复课。

  方立新和方立平放学回家后,方立安才知道,原来学校给每个人只发了一本m主席语录作为课本。

  上课的时候,老师基本上都是带着学生们背诵语录或者讲述从前的艰苦奋斗史等等。

  方立安对这些兴趣不大,于是继续按照之前的办法激励大哥大姐学习,从识字慢慢拓展到数学四则运算。

  一九六八年秋,方立新小学毕业,直接升到机械厂附属中学读初中,方立平在小学读三年级。

  听方立新说,学校依旧没有发教材,只是让学生们把小学时期发的m主席语录带来,要进一步学习红色思想、红色精神。

  老师们宣布,这学期的学习内容除了学习m主席著作,还包括许多实践活动。

  方立安得知这一消息,整个人都有点方。小学不发书,初中不发书,难道都指望到高中学点知识吗?

  接下来的半年里,县里的各个中学果然都进行了多次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劳动。

  比如抗旱,全校学生背上背包走上几十里路到农村住上两个星期进行抗旱。还有去地里秋收,冬天搞水利建设,学生们都要参加。

  实践活动外的许多时间还要搞演出,排节目,开批判会。总之,学生们还是挺忙的。

  方立平很是羡慕,恨不能立即上初中,加入到这群人的队伍中去,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方立安对此不置一词。

  后来,第二学期,课本终于发下来了,总算有了一些数学、外语、化学、物理方面的学习。课程名称,数学和俄语不变,但另外两门课程就叫做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贯彻m主席的教育g命思想。m主席的教育思想是要注重实践,他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吗?那就要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因此,搞工业的就要投身到工业实践中去,搞农业的就要投身到农业实践中去,如果要搞导弹,当然也是要亲手做一做。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而不能脱离实际。

  是以,学校想方设法试图弄到实践的机会。

  比如说数学,学生们一开始学的是度量,就是能够计算一些实际问题中的面积和体积。

  在后来的抗旱中,他们就测量大堤的高度,计算工程量,争取在这中间学到数学知识。

  又比如到机械厂了解机床的工作原理,尽量把数学知识用上,还有在军训时学习射击的原理。

  所谓的学化学也是研究怎么做出化肥。

  ……

  只不过实际应用中的题目都是非常简单的,大家学起来就觉得很容易。学得容易的结果就是自信心很高,而联系实际的结果是对知识非常感兴趣。

  方立安打从心底里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很赞。结果却发现,书本上稍微难点的课后习题,她大哥都做不出来。

  所以只能说,这样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