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每月逢七是赶集日。

  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

  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

  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

  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

  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

  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

  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

  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

  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

  “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

  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

  “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

  “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

  “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

  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

  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

  “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

  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

  “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

  “没人往苦竹村这边来,就我俩,租个牛车不划算。”说起孩子,陈老爹乐呵呵的笑:“这娃儿好带的很,今个给他落了户,往后就是我家的草哥儿了,可不能再说他是捡来的。”

  他说得温和,村邻也不生气,笑着直点头应好。

  走了没多远,又碰着了好几个年轻后生,炯炯有神的盯着陈玉平。

  “平哥儿明儿是不是有卤猪肠卖?”

  “对,我一口气买了十副猪肠,明儿份量足足。”这个有点重,陈玉平上午就让村里人帮着先捎回家。

  “十副也不够啊,看样子我得早些过去守着。”

  “我说平哥儿,你有没有琢磨出新的吃食?我这天天想着念着。”

  “不怕笑话,我昨天做梦还梦见了,平哥儿捣鼓出新吃食,一文钱三串,前所未有的实惠划算。”

  陈玉平就笑了:“那可真是做梦了。我本来想弄卤猪肠,可惜没买着牛,你们若是知道谁家买牛,记得过来告诉我。”

&